Login
欢迎访问考试集-www.kaoshiji.cn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懂考试,更懂你!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第4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11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试卷题数】:共280题/预览前40题

试卷大小4.26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提 取 码】:s39e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2347xlx/1000.html


教材名称:《变态心理学》

主编:钱铭怡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6年5月

ISBN:9787301106419

                                                

·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3. 智能功能,高效提分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4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图1)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四章试卷-章节练习

4章 精神分裂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类型、病程和预后

第四节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特征,以下哪项描述最为准确?

A.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      

B.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行为为核心症状

C.以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及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为主要特征      

D.以过度担忧和紧张不安为典型表现

答案C

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特征是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的脱离(如幻觉、妄想)。选项A对应抑郁症,B对应强迫症,D对应焦虑症,均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

2.下列哪项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症状?

A.命令性幻听      B.社交退缩、注意力下降

C.木僵状态        D.被害妄想

答案B

解析:前驱期症状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改变,如社交退缩、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等。选项A和D属于阳性症状(幻觉、妄想),C属于阴性症状或紧张型症状,均不属于前驱期表现。

3.根据病程与预后,精神分裂症的哪种类型预后相对较好?

A.偏执型      B.青春型

C.紧张型      D.未分化型

答案A

解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妄想和幻觉为主,症状相对单一,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较好,因此预后优于其他类型。青春型和未分化型预后较差,紧张型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4.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中,神经发育因素主要强调哪一阶段的影响?

A.成年期神经递质失衡          B.青春期社会心理应激

C.孕期或围产期脑发育异常      D.老年期脑萎缩

答案C

解析:神经发育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孕期感染、营养不良或围产期并发症导致的脑发育异常有关。选项A对应神经生化因素,B对应社会心理因素,D与病程相关但非病因。

5.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家庭干预的核心目标是?

A.完全消除幻觉和妄想                   B.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家庭支持环境

C.通过电休克疗法快速控制急性症状       D.替代药物治疗以减少副作用

答案B

解析:家庭干预旨在帮助家属理解疾病、减少应激,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选项A是药物治疗的目标,C属于物理治疗,D不符合当前治疗原则。

6.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段通常出现在?

A.儿童期(<12岁)         B.青春期至成年早期(15-35岁)

C.成年中期(40-60岁)      D.老年期(>65岁)

答案B

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多集中在青少年晚期至成年早期(约15-35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早于女性。选项A、C、D均不符合典型发病年龄分布。

7.以下哪项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A.命令性幻听      B.被害妄想

C.思维破裂        D.情感淡漠

答案D

解析:阴性症状指正常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交退缩等。选项A、B、C均为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紊乱)。

8.多巴胺假说主要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哪类症状?

A.阴性症状      B.阳性症状

C.认知缺陷      D.情感症状

答案B

解析: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认为,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活动过度可能导致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可能与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不足相关。

9.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中,哪项通常提示较差预后?

A.急性起病且病程较短       B.以阳性症状为主

C.发病年龄较早             D.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答案C

解析:发病年龄越早,预后往往越差,可能与脑发育关键期受损有关。选项A、B、D均为保护性因素或良好预后指标。

10.在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中,氯丙嗪属于哪类药物?

A.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B.典型抗精神病药

C.抗抑郁药              D.情绪稳定剂

答案B

解析:氯丙嗪是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₂受体发挥作用。非典型药物(如奥氮平)对5-HT受体也有较高亲和力。

11.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类型中,哪类患者可能经历缓解期与复发期的交替?

A.发作性进程        B.持续性进程

C.慢性衰退进程      D.单次发作进程

答案A

解析:发作性进程患者可能出现症状的明显缓解与复发交替,而持续性进程症状持续存在,慢性衰退进程则以进行性功能退化为主。

12.双生子研究显示,单卵双生子精神分裂症的同病率约为?

A.10%-20%      B.30%-40%

C.50%-60%      D.70%-80%

答案C

解析: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50%,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10%-15%),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13.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MRI检查中,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是?

A.海马体积显著增大      B.脑室扩大及皮质萎缩

C.基底节区钙化灶        D.小脑蚓部发育过度

答案B

解析MRI研究显示,患者常出现脑室扩大、额叶和颞叶皮质萎缩,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14.个性特征因素中,哪种人格特质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A.反社会人格      B.分裂样人格

C.强迫性人格      D.依赖性人格

答案B

解析:分裂样人格(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怪异信念)被视为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性风险因素。

15.电休克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最常用于改善哪种症状?

A.轻度抑郁情绪        B.急性兴奋或木僵状态

C.持续性幻觉妄想      D.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答案B

解析ECT对急性兴奋、冲动攻击行为或紧张性木僵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药物疗效不佳或需快速控制症状的情境。

16.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类型中,慢性衰退进程的典型表现是?

A.反复发作后逐渐恢复社会功能      B.症状长期存在且进行性功能退化

C.仅在应激时出现短暂症状          D.完全缓解后不再复发

答案B

解析:慢性衰退进程患者症状持续存在,并伴随社会功能逐渐衰退,如自理能力下降、社交隔离等,预后最差。

17.社会心理因素中,哪项通常被视为精神分裂症的保护性因素?

A.童年创伤经历        B.城市迁移压力

C.稳定的婚姻关系      D.失业或低社会地位

答案C

解析:良好的社会支持(如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可降低发病风险或改善预后。选项A、B、D均为危险因素。

18.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核心目标是?

A.彻底消除幻觉和妄想        B.帮助患者重新评估异常信念的合理性

C.通过药物调整改善情绪      D.训练患者模仿正常社交行为

答案B

解析CBT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非理性思维,如对幻觉的过度关注或妄想的合理性质疑,而非直接消除症状。

19.中医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角色通常是?

A.作为唯一治疗手段替代西药      B.仅用于缓解药物副作用

C.结合西药改善整体状态          D.专门针对阴性症状设计

答案C

解析:中医治疗(如中药、针灸)多作为辅助手段,用于调节体质、改善伴随症状(如失眠),需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

20.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目标是?

A.完全恢复病前社会功能      B.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技能

C.预防未来所有复发可能      D.消除残留的阳性症状

答案B

解析:康复治疗侧重于功能恢复,如独立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而非追求症状的完全消失。

21.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研究中,以下哪项描述符合流行病学特征?

A.女性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             B.男性患者阳性症状更突出且预后较差

C.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但复发率更高       D.性别对病程类型无显著影响

答案B

解析: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早于女性(约15-25岁vs 25-35岁),且男性患者更易出现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同时社会功能衰退更明显,预后相对更差。

22.根据DSM-5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必须包括以下哪项?

A.至少1项阳性症状                B.至少2项阴性症状

C.持续6个月以上的前驱期症状      D.明确的脑结构器质性病变证据

答案A

解析DSM-5要求患者至少存在2项症状,其中至少1项为阳性症状(妄想、幻觉或言语瓦解),且症状需持续至少1个月(若治疗干预可缩短)。阴性症状并非诊断必需。

2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

A.持续数日的木僵状态与蜡样屈曲      B.反复出现的命令性幻听与被害妄想

C.思维破裂与行为杂乱无章            D.长期存在的情感淡漠与社交退缩

答案A

解析:紧张型以运动抑制(如木僵、蜡样屈曲)或兴奋(如无目的冲动行为)为特征,与其他类型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表现明显不同。

24.社会心理因素中,哪项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危险因素?

A.童年期父母过度保护              B.稳定且支持性的婚姻关系

C.城市迁移导致的社会适应压力      D.高等教育背景与高收入职业

答案C

解析:城市环境、移民压力、童年创伤等社会应激事件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而稳定的社会支持(如选项B)属于保护性因素。

25.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相较于第一代药物的主要优势是?

A.完全消除锥体外系反应             B.显著改善阴性症状与认知缺陷

C.可替代电休克治疗急性兴奋         D.长期使用无体重增加风险

答案B

解析:第二代药物对5-HT₂A受体的拮抗作用使其更有效改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和认知功能,同时EPS发生率较低,但并非完全消除(选项A错误),且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选项D错误)。

26.神经发育假说中,孕期感染导致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的机制可能与哪项有关?

A.胎儿多巴胺受体过度激活        B.母体免疫反应引发胎儿脑炎症

C.妊娠期糖尿病导致代谢紊乱      D.分娩时缺氧造成海马损伤

答案B

解析:孕期感染(如流感)可能触发母体免疫反应,释放细胞因子影响胎儿脑发育,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选项A与多巴胺假说相关,C涉及代谢因素,D属于围产期并发症,均非神经发育假说的核心机制。

27.社会心理因素中,童年期遭受虐待或忽视可能通过哪种途径增加精神分裂症风险?

A.直接导致脑内多巴胺水平永久性升高      B.破坏信任感并形成分裂样人格特质

C.诱发持续的阳性症状如幻听              D.加速脑室扩大和皮质萎缩进程

答案B

解析:童年创伤可能通过影响人格发展(如分裂样人格的社交退缩、情感淡漠)间接增加风险。选项A缺乏直接证据,C、D属于生物因素而非心理社会途径。

28.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发现哪类异常?

A.默认模式网络过度活跃           B.感觉运动皮层激活增强

C.海马与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强       D.基底节区血氧水平显著降低

答案A

解析:患者默认模式网络(与自我参照思维相关)过度活跃,可能与思维紊乱、幻觉等症状有关。选项B、C、D不符合典型研究结果。

29.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需重点监测哪类副作用?

A.迟发性运动障碍      B.体重增加与糖脂代谢异常

C.急性肌张力障碍      D.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

答案B

解析:第二代药物更易引发代谢综合征(体重增加、糖尿病、血脂异常)。选项A、C、D虽可能发生,但并非其最突出的长期副作用。

30.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中,社交技能训练的核心目标是?

A.纠正患者对幻觉的错误解释            B.教授识别早期复发征兆的方法

C.通过角色扮演改善人际互动能力        D.帮助患者接受疾病并提高用药依从性

答案C

解析SST通过模拟真实社交场景,训练患者表达需求、处理冲突等技能,直接改善社会功能。选项A属于CBT目标,B属于疾病管理教育,D属于家庭干预内容。

31.精神分裂症的脑结构研究中,哪项发现支持神经发育异常的病因假说?

A.成年期海马体积进行性缩小      B.青春期额叶灰质密度显著降低

C.老年期脑室普遍扩大            D.童年期小脑发育滞后

答案B

解析:神经发育假说认为,青春期额叶灰质密度降低及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症状出现,而成年后的结构性改变可能是疾病进展的结果而非病因。

32.个性特征因素中,具有哪种特质的人群更易患精神分裂症?

A.表演型人格的过度情感表达      B.分裂样人格的社交退缩与怪异信念

C.强迫型人格的完美主义倾向      D.依赖型人格的过度需要照顾

答案B

解析:分裂样人格的社交退缩、情感淡漠及怪异信念被视为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性风险因素,与疾病发生存在关联。

33.康复治疗中,旨在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具体措施属于?

A.生活技能训练        B.支持性就业

C.社交技能训练)      D.疾病自我管理教育

答案B

解析:支持性就业通过个性化职场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工作能力,是康复治疗中促进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34.社会心理因素中,哪项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危险因素?

A.童年期父母过度保护与控制      B.成年期失业或低社会地位

C.青少年期同伴支持系统良好      D.移民后因文化冲突产生的适应压力

答案D

解析:移民相关的社会适应压力、文化冲突等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危险因素,而稳定的同伴支持(选项C)是保护性因素。

35.物理治疗中,重复经颅磁刺激主要用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哪种症状?

A.急性兴奋或攻击行为                B.持续性幻觉与妄想等阳性症状

C.情感淡漠与社会退缩等阴性症状      D.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

答案C

解析rTMS对前额叶的调节作用可能改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而对阳性症状疗效有限,选项A属于ECT适应证。

36.社会心理因素中,哪项家庭环境特征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

A.父母情感表达过度且情绪积极      B.家庭成员间高冲突与低情感支持

C.童年期频繁更换居住地            D.父母对子女学业成就的高期望

答案B

解析:高冲突、低情感支持的家庭环境(如“情感疏离”或“敌意”)可能通过慢性应激增加发病风险。选项A中“情感表达过度”需结合具体方向(积极/消极),选项C、D与发病关联性较弱。

37.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缺陷可能与哪类脑区活动异常相关?

A.枕叶视觉皮层过度激活          B.前额叶-纹状体回路连接减弱

C.海马与杏仁核功能同步增强      D.小脑后叶代谢水平显著降低

答案B

解析:前额叶-纹状体回路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执行功能(如计划、抑制控制)受损,与患者认知缺陷密切相关。选项A、C、D不符合典型研究结论。

38.康复治疗中,旨在改善患者注意力与记忆力的训练属于?

A.社会技能训练          B.认知康复训练

C.疾病自我管理教育      D.支持性就业辅导

答案B

解析:认知康复训练(CRT)通过针对性练习(如记忆策略、注意力分配)改善认知功能,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39.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常使用的针灸穴位组合是?

A.百会、神门、内关      B.足三里、合谷

C.肝俞、太冲            D.肾俞、命门

答案A

解析:中医认为精神分裂症与“心神失养”相关,针灸常选取百会(调神)、神门(宁心)、内关(宽胸理气)等穴位组合以安神定志。

40.根据ICD-11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需排除以下哪种情况?

A.症状由脑肿瘤或癫痫直接引起      B.病程中曾出现一次明确的抑郁发作

C.家族中有其他精神疾病史          D.患者文化背景中存在幻觉的正常解释

答案A

解析ICD-11要求排除由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物质使用或其他精神疾病(如分裂情感性障碍)直接导致的症状。选项D涉及文化相关症状,需结合具体背景判断。



下载详情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