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347心理学
【试卷题数】:共280题/预览前40题
【试卷大小】:3.96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 ey9k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2347xlx/1009.html
教材名称:《变态心理学》
主编:钱铭怡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6年5月
ISBN:9787301106419
目·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十三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13章 儿童心理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第三节 学习障碍
第四节 儿童期焦虑障碍与抑郁
第五节 注意缺陷以及破坏性行为障碍
第六节 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关于儿童心理障碍的识别,以下哪项是判断正常与异常的核心依据?
A.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文化规范 B.是否存在明显的躯体疾病
C.行为是否频繁出现 D.儿童的主观痛苦程度
答案:A
解析:识别儿童心理障碍时,需结合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及行为功能影响综合判断。选项A强调社会文化规范对行为的影响,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关键标准;其他选项(如躯体疾病、行为频率、主观痛苦)可能作为辅助判断因素,但非核心依据。
2.根据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以下哪项必须同时满足?
A.IQ低于70且存在适应行为缺陷 B.IQ低于85且伴随癫痫发作
C.适应行为正常但学业失败 D.IQ在70-85之间且家庭经济困难
答案:A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需同时满足智力水平(IQ低于70)和适应行为缺陷(社交、生活技能等)两项核心标准。选项B中的癫痫、选项C的学业失败、选项D的家庭经济均非诊断必需条件。
3.学习障碍的主要病因与以下哪项关联最密切?
A.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B.脑发育过程中信息加工异常
C.学校环境竞争压力过大 D.儿童主观学习动机不足
答案:B
解析:学习障碍的核心病因是脑发育过程中信息处理机制异常(如听觉/视觉加工缺陷),而非单纯环境或动机问题。选项A、C、D可能为诱因或伴随因素,但非直接病因。
4.儿童焦虑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分离焦虑障碍
C.社交焦虑障碍 D.特定恐惧症
答案:B
解析:分离焦虑障碍是儿童期焦虑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过度担忧。其他类型(如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在青少年期更典型。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以下哪项组合?
A.攻击行为+情绪不稳 B.注意缺陷+多动/冲动
C.退缩行为+强迫行为 D.违抗指令+品行问题
答案:B
解析:ADHD的诊断需满足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两大核心症状群。选项A、C、D描述的症状可能与其他障碍(如品行障碍、强迫症)相关,但非ADHD的核心特征。
6.关于儿童心理障碍的易感性,以下哪项表述最准确?
A.遗传因素对所有儿童障碍的影响程度相同 B.环境压力仅通过生物学机制间接影响障碍发生
C.特定基因可能增加个体对某些环境风险的敏感性 D.早期创伤经历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答案:C
解析:障碍的易感性强调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某些基因(如5-HTTLP)可能使个体对环境压力(如虐待)更敏感,但非所有障碍均由单一因素决定。选项A忽略基因多样性,选项B错误否定环境直接作用,选项D表述过于绝对。
7.儿童青少年期心理障碍与成人期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症状表现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B.障碍类型与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C.共病率显著低于成人群体 D.药物治疗效果普遍优于心理干预
答案:B
解析:儿童青少年障碍的核心特点在于其症状需结合发展阶段判断(如分离焦虑在幼儿期正常),且障碍类型(如ADHD)与发育任务直接相关。选项A隐蔽性非核心差异,选项C共病率实际更高,选项D不符合循证实践结论。
8.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中,“中度”等级对应的智商范围是?
A.50-69 B.35-49
C.20-34 D.<20
答案:B
解析:根据ICD-10分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智商范围为35-49,对应适应行为中度缺陷(需部分监护)。选项A为轻度(50-69),选项C为重度,选项D为极重度。
9.学习障碍与其他障碍的鉴别诊断中,最关键的区别点是?
A.是否存在感知觉加工异常 B.智力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
C.是否伴随情绪症状 D.家族史阳性率高低
答案:B
解析:学习障碍的核心诊断标准是智力正常但特定学术领域(如阅读)显著落后,需与智力障碍(全面智力低下)和精神疾病(继发学习困难)鉴别。选项A为病因机制,非鉴别要点。
10.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其他类型”最典型的特征是?
A.症状严重程度低于孤独症 B.存在刻板行为但无语言障碍
C.社交缺陷模式与孤独症相似 D.发病年龄晚于孤独症
答案:C
解析: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如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核心特征是与孤独症相似的社交互动缺陷,但语言和认知能力保留较好。选项A错误(严重程度可重叠),选项B忽略社交缺陷,选项D发病年龄无明确差异。
11.关于破坏性行为障碍中的对立违抗障碍与品行障碍,以下哪项是核心鉴别点?
A.是否伴随注意力缺陷 B.是否存在攻击行为
C.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 D.情绪是否易激惹
答案:C
解析:ODD的核心是对权威人物的敌对、挑衅行为,但未必违反社会基本规范;而CD则涉及攻击他人、破坏财产等明显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选项A(共病ADHD常见)、B(两者均可能有攻击)、D(情绪症状非核心标准)均非关键区别。
12.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雷特综合征最典型的早期表现是?
A.6月龄后出现手部刻板动作 B.2岁前语言发育完全正常
C.社交互动能力初期保留 D.智商水平高于孤独症儿童
答案:A
解析:雷特综合征多在6-18月龄后出现发育停滞,手部刻板动作(如搓手、握拳)是其标志性特征。选项B错误(语言发育通常退化),选项C错误(社交能力早期即受损),选项D错误(智商普遍低于孤独症)。
13.学习障碍的干预策略中,被证实最有效的教育支持方式是?
A.单纯增加学习时间 B.多感官协同训练
C.强调反复背诵强化记忆 D.完全依赖个体化辅导
答案:B
解析:多感官训练能针对信息加工缺陷(如视听觉处理障碍)直接改善学习技能,是循证支持的干预方式。选项A、C可能加重疲劳,选项D忽视环境适应性调整。
14.儿童抑郁障碍与成人抑郁的核心症状差异体现在?
A.儿童更易出现体重显著下降 B.儿童更多表现为易激惹而非情绪低落
C.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率低于成人 D.儿童对治疗的反应更迟钝
答案:B
解析:儿童抑郁常以易激惹、烦躁为主诉,而非成人典型的情绪低落。选项A(体重变化无显著差异)、C(自杀率儿童同样高发)、D(儿童对心理干预反应更积极)均不符合研究结论。
15.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中,以下哪项属于可预防的环境因素?
A.染色体异常 B.妊娠期酒精暴露
C.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答案:B
解析:妊娠期饮酒是明确可预防的环境风险因素,可能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FAS)。选项A、C、D均为遗传或先天生物学因素,无法通过环境干预直接预防。
16.儿童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约为?
A.10%-20% B.30%-50%
C.60%-80% D.90%以上
答案:B
解析:研究显示,儿童抑郁障碍患者中约30%-50%同时符合焦虑障碍诊断,这与神经递质系统(如5-HT)的共同病理机制有关。选项A低估共病率,选项C、D过度夸大。
17.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情况,以下哪项表述正确?
A.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B.轻度迟滞占所有病例的50%以上
C.城市地区患病率低于农村地区 D.随社会经济发展患病率逐年下降
答案:A
解析:精神发育迟滞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因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脆性X综合征)和早产风险更高,患病率约为女性的1.5-2倍。选项B错误(轻度占约85%),选项C、D无明确流行病学支持。
18.学习障碍的核心病因被认为与以下哪项直接相关?
A.家庭教养方式冲突 B.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C.学校教学质量低下 D.儿童主观学习动机不足
答案:B
解析:学习障碍的病因学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如顶枕叶)在信息整合、工作记忆等环节的异常,而非单纯环境因素。选项A、C可能为诱因,选项D属于继发症状。
19.品行障碍与对立违抗障碍的核心区别在于?
A.是否出现攻击行为 B.行为是否违反社会基本规范
C.情绪是否易激惹 D.发病年龄是否早于12岁
答案:B
解析:CD的核心特征是反复实施攻击、盗窃、纵火等明显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而ODD主要表现为对权威的敌对态度,但未必触犯法律或道德底线。选项A(两者均可能有攻击)、C(情绪症状非核心)、D(年龄非本质区别)均不准确。
20.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A.社交互动显著缺陷 B.语言发育完全正常
C.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D.兴趣范围狭窄
答案:B
解析: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育通常延迟或异常(如回声式语言),社交缺陷、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才是其核心症状。选项B与临床描述直接矛盾。
21.精神发育迟滞的全球患病率约为?
A.0.5%-1% B.1%-3%
C.5%-8% D.10%以上
答案:B
解析: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约为1%-3%,其中轻度(IQ 50-69)占85%以上。选项A低估,选项C、D过度夸大。
22.学习障碍的“响应性教学干预”主要针对哪类缺陷?
A.社交技能不足 B.感知觉信息加工异常
C.情绪调节障碍 D.运动协调困难
答案:B
解析:响应性教学通过调整刺激呈现方式(如视听觉结合),直接改善感知觉加工缺陷,是学习障碍的核心干预策略。选项A、C、D非核心目标。
23.儿童期焦虑障碍中,最易与躯体疾病混淆的类型是?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分离焦虑障碍
C.特定恐惧症 D.社交焦虑障碍
答案:C
解析:特定恐惧症(如对死亡的过度恐惧)可能引发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易被误判为器质性疾病。选项A以弥漫性担忧为主,选项B与分离相关,选项D与社交场景相关。
2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约多少比例会共病对立违抗障碍?
A.10%-20% B.30%-40%
C.50%-70% D.80%以上
答案:C
解析:研究显示,约50%-70%的ADHD患儿会共病ODD,这与冲动性和情绪调节困难有关。选项A、B低估,选项D过度夸大。
25.阿斯伯格综合征与孤独症的核心区别在于?
A.是否存在语言发育延迟 B.社交兴趣是否保留
C.是否伴随智力障碍 D.刻板行为严重程度
答案:A
解析: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语言发育通常正常,而孤独症常出现语言延迟或异常(如回声式语言)。选项B错误(两者社交兴趣均受限),选项C、D非本质区别。
26.关于儿童心理障碍的“障碍的易感性”,以下哪项表述符合发展心理学观点?
A.遗传风险仅在成年期才会显现 B.环境压力对所有儿童的影响程度相同
C.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决定障碍表达 D.早期干预无法改变障碍的发展轨迹
答案:C
解析:障碍的易感性强调基因(如5-HTTLP基因)与环境(如家庭冲突)的动态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障碍的发生与发展。选项A忽略发展阶段差异,选项B否定个体差异性,选项D与神经可塑性研究结论矛盾。
27.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中,属于“非遗传性生物因素”的是?
A.苯丙酮尿症 B.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C.唐氏综合征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答案:D
解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因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的可逆性发育障碍,属于非遗传性生物因素(可通过新生儿筛查预防)。选项A、B、C均为遗传性疾病。
28.学习障碍的“多模式治疗”中,最关键的环节是?
A.单纯依赖药物治疗 B.家庭与学校的协作干预
C.完全放弃学业要求 D.强制增加学习时长
答案:B
解析:多模式治疗强调家庭(如行为管理)与学校(如个性化教育计划)的协作,以改善学习环境适应性。选项A无效且可能有害,选项C、D违背发展心理学原则。
29.儿童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针对哪类症状?
A.生理唤醒水平异常 B.负性自动思维模式
C.社交回避行为 D.睡眠节律紊乱
答案:B
解析:CBT通过识别并挑战儿童的负性自动思维(如“我一无是处”),直接改善抑郁认知三角。选项A、C、D可能为继发症状或共病问题。
30.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童年瓦解性障碍”最独特的特征是?
A.2岁前发育完全正常 B.症状严重程度低于孤独症
C.存在幻觉或妄想症状 D.家族史阳性率显著升高
答案:A
解析:CDD的核心特征是2岁前发育正常,随后出现语言、社交等多领域技能急剧丧失。选项B错误(症状通常更严重),选项C、D非典型表现。
31.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中,属于“产前因素”的是?
A.早产导致的脑损伤 B.妊娠期风疹病毒感染
C.儿童期严重营养不良 D.铅中毒引起的认知损害
答案:B
解析:产前因素包括遗传缺陷、母体疾病(如风疹)、药物暴露等。选项A为围产期因素,选项C、D为产后环境因素。
32.学习障碍的鉴别诊断中,最需与以下哪项区分?
A.智力障碍 B.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C.儿童期抑郁 D.特定语言障碍
答案:A
解析:学习障碍的核心是智力正常但特定领域落后,需与智力障碍(全面智力低下)鉴别。选项B、C、D可能共病但非首要鉴别对象。
33.儿童焦虑障碍中,对“学校拒绝行为”最相关的类型是?
A.分离焦虑障碍 B.社交焦虑障碍
C.特定恐惧症 D.广泛性焦虑障碍
答案:A
解析:分离焦虑障碍的核心是对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的过度恐惧,常表现为拒绝上学。选项C可能涉及对学校的恐惧,但非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
34.品行障碍患儿中,约多少比例会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A.10%-20% B.30%-40%
C.50%-60% D.70%以上
答案:B
解析:研究显示,约30%-40%的CD患儿在成年后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这与长期行为模式固化有关。选项A低估,选项C、D过度夸大。
35.孤独症的“共同注意”缺陷主要指?
A.无法与他人分享兴趣或指向物体 B.语言发育完全停滞
C.重复排列物品的刻板行为 D.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
答案:A
解析:共同注意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社交障碍之一,表现为无法通过眼神、手势与他人共享注意焦点。选项B、C、D为其他症状,非共同注意特征。
36.儿童心理障碍的“易感性”中,以下哪项属于保护性因素?
A.家族精神疾病史 B.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
C.妊娠期并发症 D.早产导致的脑损伤
答案:B
解析: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属于社会心理保护因素,可降低环境风险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选项A、C、D均为增加易感性的风险因素。
37.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以下哪项表述正确?
A.农村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 B.轻度迟滞占所有病例的80%以上
C.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D.患病率随社会经济水平提高而上升
答案:B
解析: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IQ 50-69)占所有病例的85%以上。选项A、C、D均无明确证据支持。
38.学习障碍的早期识别中,最关键的预警信号是?
A.幼儿园阶段字母识别困难 B.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速度慢
C.青春期出现明显厌学情绪 D.家庭作业完成时间过长
答案:A
解析:幼儿园阶段的字母识别困难(如无法区分b和d)是阅读障碍的早期预警信号,符合“发展性”特征。选项B可能为正常差异,选项C、D为继发表现。
39.儿童特定恐惧症与正常恐惧的核心区别在于?
A.恐惧对象是否具体 B.是否伴随自主神经症状
C.恐惧程度是否超出年龄适宜范围 D.是否主动回避恐惧情境
答案:C
解析:特定恐惧症的判断需结合发展阶段,如幼儿对黑暗的恐惧属正常,但对日常物品(如气球)的极端恐惧则属异常。选项A、B、D可能同时存在于正常与异常情况。
40.孤独症的早期诊断标准中,最核心的社交缺陷表现是?
A.12月龄时无有意义的语言表达 B.6月龄后对名字无反应
C.2岁前出现手部刻板动作 D.3岁时仍无法进行假装游戏
答案:B
解析:对名字无反应(缺乏联合注意)是孤独症的早期预警信号,通常在6-12月龄出现。选项A可能为语言发育延迟,选项C、D为后期症状。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4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2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1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0章-章节练习《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9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7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6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5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4章试卷《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ISBN978730116419-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