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333教育学

第1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03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试卷页数】:共63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4.13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ri5c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1333jyx/933.html
教材名称:《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主编:陈琦、刘儒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4月1日
ISBN:9787303241576
目·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一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校教育情境中所有心理现象的总和 B.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
C.家庭教育中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D.社会教育中的成人学习行为特征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专门研究学校情境下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以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等要素的相互作用。选项B准确概括了这一核心定义,其他选项或扩大范围(如A、C、D涉及非学校情境),或偏离核心(如A强调“所有心理现象”而非“学与教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描述学与教行为的具体表现 B.解释学与教行为的内在机制
C.预测学与教行为的发展趋势 D.制定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标准
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包括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学与教行为(ABC),但无法提供“统一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需根据具体情境和学生差异灵活调整。选项D违背了教育心理学强调因材施教、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
3.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直接提供标准化的教学流程 B.帮助教师分析学生行为并干预
C.替代教师进行课堂决策 D.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通过揭示学习规律(如动机、迁移),帮助教师分析学生行为(如考试焦虑的成因),并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教学策略)。选项A错误,因教学需灵活;C错误,教师是决策主体;D属于理论层面,非直接实践作用。
4.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A.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B.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
C.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D.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答案:C
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首部以该名称命名的专著,奠定了学科独立基础。选项A、B虽为早期著作,但未形成完整体系;D是理念而非著作。
5.实验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特征是:
A.在自然情境中观察行为 B.通过问卷收集量化数据
C.控制变量以探究因果关系 D.归纳总结典型个案经验
答案:C
解析:实验法通过控制自变量(如教学方法),观察因变量(如学习效果)的变化,以明确因果关系。选项A是观察法;B是调查法;D是个案研究法,均不符合实验法的核心特征。
6.观察法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优势是
A.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在自然情境中获取真实行为数据
C.适用于大范围样本的快速调查 D.可直接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
答案:B
解析:观察法的核心特点是在不干预被试的自然情境下记录行为,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表现(如课堂互动)。选项A是实验法的功能;C属于问卷法的优势;D需通过理论验证实现,非观察法直接作用。
7.个案研究法的局限性突出表现为:
A.研究成本低且操作简便 B.难以将结论推广到一般群体
C.无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D.仅适用于异常行为或特殊群体
答案:B
解析:个案研究法通过深入分析单一案例(如某学生的学习障碍)得出结论,但样本代表性不足,导致外部效度较低。选项A错误(成本通常较高);C错误(可结合量化数据);D不准确(也可用于典型群体研究)。
8.教育经验总结法在实践中的典型应用是:
A.通过实验验证新教学方法的成效 B.分析特级教师教学案例中的共性策略
C.使用标准化量表评估学生认知发展 D.在实验室中控制变量探究学习机制
答案:B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通过归纳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如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提炼出可推广的教育策略。选项A、D属于实验法;C属于心理测量法,均不符合其“总结实践”的核心特征。
9.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中,最强调的是:
A.构建单一学派的理论体系 B.聚焦实验室环境下的精确测量
C.推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整合 D.优先发展针对特殊群体的干预技术
答案:C
解析:现代教育心理学注重融合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如结合脑成像技术研究学习记忆),以更全面地解释学与教现象。选项A违背“多元发展”趋势;B强调实验室,与当前“生态化研究”趋势相反;D仅为应用层面的一部分。
10.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体现在:
A.直接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B.揭示学习动机与成绩的量化关系
C.替代哲学思辨构建教育目的论 D.验证生物学理论在教育中的适用性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通过实证研究(如动机与成绩的相关分析)为教育理论提供科学依据。选项A错误(教学大纲需结合多因素制定);C错误(教育目的论属哲学范畴);D偏离核心(贡献在于教育场景的心理规律,而非验证生物学理论)。
11.教育心理学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学生与教师 B.教学内容与媒体
C.教学环境与时间 D.教育政策与经费
答案:D
解析:学与教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ABC)。教育政策与经费属于宏观教育条件,非直接参与学与教互动的核心要素。
12.20世纪6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研究重心转向认知领域的标志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盛行 B.信息加工理论的引入
C.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扩大 D.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答案:B
解析: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视为信息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对认知机制的研究(如记忆策略、问题解决)。选项A盛行于20世纪中叶前;C、D与认知转向无直接关联。
13.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主动操纵变量 B.研究场景的真实性
C.能否收集量化数据 D.是否需要伦理审查
答案:B
解析:实验室实验在人工控制环境中进行(如心理学实验室),而自然实验在真实教育场景中进行(如学校课堂)。选项A错误(两者均操纵变量);C错误(均可量化);D错误(均需伦理审查)。
14.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实施步骤中,最关键的环节是:
A.直接照搬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 B.从具体案例中抽象出一般性规律
C.通过问卷调查验证经验的有效性 D.将总结的经验直接应用于所有课堂
答案:B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需通过归纳分析(如总结多位教师的教学策略),提炼出可推广的教育原则。选项A、D忽视个体差异;C属于验证环节,非核心步骤。
15.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强调的“生态化”趋势是指:
A.完全在实验室中模拟真实环境 B.优先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
C.在自然教育情境中开展实证研究 D.仅关注生态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C
解析:生态化趋势强调研究应贴近真实教育场景(如课堂互动、学校文化),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选项A是模拟环境;B、D偏离核心(生态化不等于特殊群体或单一因素研究)。
16.教育心理学中“学与教”过程的核心不包括: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课程设计过程 D.评价与反思过程
答案:C
解析: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过程(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教学过程(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和评价/反思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与改进)。课程设计属于教育学的范畴,非学与教互动的核心要素。
17.教育心理学“控制”任务的主要体现是:
A.描述学生行为的频率 B.解释考试焦虑的成因
C.通过干预改善教学效果 D.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业表现
答案:C
解析:控制任务指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如调整教学方法),主动优化学与教行为。选项A属于描述任务;B属于解释任务;D属于预测任务,均非直接干预的“控制”。
18.20世纪60年代教育心理学转向认知研究的关键标志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衰落 B.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引入
C.计算机模拟人类认知的尝试 D.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传播
答案:C
解析:信息加工理论将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如输入、编码、存储),推动了认知研究。选项B、D虽重要,但属于具体理论而非方法论转向;A是结果而非标志。
1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最直接的体现是:
A.在实验室中模拟课堂环境 B.使用眼动仪追踪学生注意力
C.在真实学校中开展长期追踪研究 D.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国学生成绩
答案:C
解析:生态化趋势强调在真实教育场景(如学校、家庭)中研究行为,以提高结果的外部效度。选项A是模拟环境;B是技术工具的应用;D属于量化分析,均非生态化核心。
20.教育经验总结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伦理审查 B.是否主动操纵变量
C.能否收集定性数据 D.是否适用于特殊群体研究
答案:B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通过归纳已有实践(如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提炼规律,不主动干预变量;而实验法需操纵自变量(如教学方法)以观察效果。选项A错误(两者均需伦理审查);C错误(均可结合定性数据);D错误(适用群体无必然关联)。
21.教育心理学中“控制”任务的核心目标是:
A.描述学生行为发生的频率 B.解释学习困难的具体成因
C.通过干预优化学与教效果 D.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业表现
答案:C
解析:控制任务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主动调整教学策略(如改变反馈方式),以改善学习效果。选项A属于描述任务;B属于解释任务;D属于预测任务,均非直接干预的“控制”。
22.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出版 B.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专著问世
C.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提出 D.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形成
答案:B
解析: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首部系统阐述该学科的著作,奠定了其独立地位。选项A为早期教育心理学思想;C、D属于后续发展理论。
23.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在实验室中严格操控变量 B.教师与研究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C.通过大规模问卷收集数据 D.仅关注理论构建而非实践应用
答案:B
解析:行动研究法强调实践者(如教师)与研究者协作,在真实场景中迭代改进教学策略(如调整课堂管理方式)。选项A是实验法;C是调查法;D违背其“实践导向”本质。
24.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强调“技术融合”趋势,典型表现是:
A.完全依赖传统纸笔测试评估学习 B.使用眼动仪追踪学生注意力分布
C.仅通过访谈法收集质性数据 D.拒绝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分析
答案:B
解析:技术融合趋势体现在利用脑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如分析学生阅读时的视觉注意模式),以更精准地研究认知过程。选项A、C、D均与技术发展无关。
25.教育经验总结法实施过程中,最需避免的误区是:
A.完全照搬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 B.从具体案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C.结合定量数据验证经验有效性 D.根据学生反馈动态调整策略
答案:A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需基于多案例归纳共性(B、C、D均为正确步骤),而非简单复制个别案例(A)。选项A忽视情境差异,易导致经验失效。
26.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体现在:
A.直接提供标准化的教学模板 B.帮助教师理解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C.替代教师进行课堂决策 D.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通过揭示学习规律(如记忆策略、动机激发),帮助教师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调整教学策略。选项A错误(教学需灵活);C错误(教师是决策主体);D属于理论层面,非直接专业发展作用。
27.20世纪60年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转向认知领域的直接动因是:
A.行为主义理论的彻底衰落 B.计算机科学对认知过程的模拟
C.精神分析学派影响力的下降 D.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信息加工理论将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如输入、编码、存储),推动了认知研究。选项A是结果而非动因;C、D与认知转向无直接关联。
28.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伦理审查 B.研究场景的真实性差异
C.能否收集量化数据 D.是否主动操纵变量
答案:B
解析:实验室实验在人工控制环境中进行(如心理学实验室),而自然实验在真实教育场景中进行(如学校课堂)。选项D错误(两者均操纵变量);A、C非核心区别。
29.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典型应用是:
A.分析某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并制定干预方案 B.通过大样本问卷验证新教学方法的成效
C.在实验室中控制变量探究学习迁移机制 D.总结特级教师教学案例中的共性策略
答案:A
解析:个案研究法通过深入分析单一案例(如某学生的焦虑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选项B属于调查法;C属于实验法;D属于教育经验总结法。
30.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中,“跨文化研究”的核心目的是:
A.验证西方心理学理论在非西方文化中的适用性 B.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行为的异同
C.构建统一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D.推广标准化教学模式到全球范围
答案:B
解析:跨文化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文化(如东西方)的学习现象(如合作学习的差异),揭示文化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选项A是手段而非目的;C、D违背“文化多样性”研究理念。
31.教育心理学中“学与教”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学生与教师 B.教学内容与媒体
C.教育政策与经费 D.教学环境与时间
答案:C
解析:学与教的核心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ABD)。教育政策与经费属于宏观教育条件,非直接参与学与教互动的要素。
32.20世纪6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研究重心转向认知领域的标志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衰落 B.信息加工理论的引入
C.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扩大 D.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答案:B
解析:信息加工理论将学习视为信息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推动了认知机制的研究(如记忆策略)。选项A是结果而非标志;C、D与认知转向无直接关联。
33.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相关法”主要用于:
A.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描述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
C.探究变量间的关联程度 D.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
答案:C
解析:相关法通过统计分析(如皮尔逊相关系数)量化变量间的关联强度(如学习动机与成绩的关系),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选项A是实验法的功能;B属于观察法;D属于理论验证。
34.教育经验总结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伦理审查 B.是否主动操纵变量
C.能否收集定性数据 D.是否适用于特殊群体研究
答案:B
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通过归纳已有实践(如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提炼规律,不主动干预变量;而实验法需操纵自变量(如教学方法)以观察效果。选项A错误(两者均需伦理审查);C错误(均可结合定性数据);D错误(适用群体无必然关联)。
35.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强调“技术融合”趋势,典型表现是:
A.完全依赖传统纸笔测试评估学习 B.使用眼动仪追踪学生注意力分布
C.仅通过访谈法收集质性数据 D.拒绝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分析
答案:B
解析:技术融合趋势体现在利用脑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如分析学生阅读时的视觉注意模式),以更精准地研究认知过程。选项A、C、D均与技术发展无关。
3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核心贡献是:
A.直接提供标准化的教学流程 B.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C.替代教师进行课堂决策 D.验证生物学理论在教育中的适用性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通过实证研究(如学习动机与成绩的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核心贡献在于揭示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选项A错误(教学需灵活);C错误(教师是决策主体);D偏离核心(贡献在于教育场景的心理规律,而非验证生物学理论)。
37.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中“社会文化取向”的核心是:
A.强调个体内部认知过程 B.关注文化工具对学习的影响
C.完全依赖实验室精确测量 D.聚焦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
答案:B
解析:社会文化取向强调文化工具(如语言、符号)和社会互动对学习的作用(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选项A属于认知取向;C、D与文化无关。
38.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相关法”最适用于:
A.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B.探究变量间的关联程度
C.描述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 D.验证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
答案:B
解析:相关法通过统计方法(如皮尔逊相关系数)量化变量间的关联强度(如学习时间与成绩的关系),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选项A是实验法的功能;C属于观察法;D属于理论验证。
39.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典型应用是:
A.分析某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并制定干预方案 B.通过大样本问卷验证新教学方法的成效
C.在实验室中控制变量探究学习迁移机制 D.总结特级教师教学案例中的共性策略
答案:A
解析:个案研究法通过深入分析单一案例(如某学生的焦虑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选项B属于调查法;C属于实验法;D属于教育经验总结法。
40.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趋势中,“技术融合”最直接的体现是:
A.完全依赖传统纸笔测试评估学习 B.使用眼动仪追踪学生注意力分布
C.仅通过访谈法收集质性数据 D.拒绝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分析
答案:B
解析:技术融合趋势体现在利用脑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如分析学生阅读时的视觉注意模式),以更精准地研究认知过程。选项A、C、D均与技术发展无关。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7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6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5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4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3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2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1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0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9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