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访问考试集-www.kaoshiji.cn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懂考试,更懂你!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第6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03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试卷页数】:共57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3.81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提 取 码】:b7xd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1333jyx/938.html


教材名称:《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主编:陈琦、刘儒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4月1日

ISBN:9787303241576

                                                

·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3. 智能功能,高效提分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6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图1)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五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第四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关于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以下哪项描述最为准确?

A.学习是通过反复试错和强化逐渐形成习惯的过程      B.学习是突然领悟问题情境的整体结构或关系

C.学习依赖于外部刺激的直接联结和反应              D.学习是机械记忆和复述信息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强调学习不是渐进式的试错,而是通过顿悟(insight)实现对问题整体结构的突然理解。选项A、C和D分别描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如桑代克或斯金纳的理论),与格式塔学派的核心观点相悖。

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主要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哪一关键要素?

A.外部奖励和惩罚对行为的直接塑造作用    B.内在认知地图的形成和目的导向的行为

C.刺激-反应联结的自动建立               D.机械记忆和重复练习的效果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认为学习是内在的、目的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形成“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来导航环境,而不是依赖外部强化(选项A)或简单S-R联结(选项C)。选项D与托尔曼的认知取向不符。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发现学习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A.教师应直接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B.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来构建知识结构

C.学习主要依靠外部奖励和惩罚机制      D.强调机械记忆和事实的重复训练

答案B

解析: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应通过主动探索、假设检验来发现知识的内在结构,而非被动接受(选项A)。选项C和D分别反映了行为主义和机械学习观,与布鲁纳的认知建构思想相左。

4.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中,有意义学习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A.学习是孤立记忆新信息,不涉及已有知识    

B.新知识必须与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

C.学习依赖于外部强化和重复练习    

D.学习是随机试错的过程

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时,新信息必须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例如通过同化),而非机械记忆(选项A)或外部驱动(选项C)。选项D描述的是行为主义试错学习。

5.在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中,以下哪项是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之一?

A.强化阶段:通过奖励加强反应    B.顿悟阶段:突然理解整体关系

C.保持阶段:存储和巩固信息      D.试错阶段:反复尝试错误行为

答案C

解析:学习的信息加工论(如加涅的理论)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包括注意、编码、存储(保持)、检索等。保持阶段(选项C)涉及信息的存储和巩固,是核心阶段之一。选项A、B和D分别来自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等理论,与信息加工过程无关。

6.格式塔学派强调的“顿悟”现象主要体现于哪种学习情境?

A.反复练习形成自动化反应           B.通过试错逐渐降低错误率

C.突然理解问题要素间的整体关系     D.依赖外部强化调整行为模式

答案C

解析:顿悟是格式塔学派的核心概念,指在重组问题情境后突然把握关键关系(如科勒的黑猩猩实验)。选项A、B、D均属行为主义学习观,与顿悟的突发性、整体性本质不符。

7.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的三种表征方式依次是:

A.符号表征→映像表征→动作表征    B.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

C.映像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    D.动作表征→符号表征→映像表征

答案B

解析:布鲁纳提出认知发展经历动作性表征(通过操作学习)、映像性表征(心理表象)、符号性表征(语言符号)三阶段,顺序不可逆。选项A、C、D的排序均违背其发展序列理论。

8.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核心作用是:

A.提供重复练习以强化记忆               B.为机械学习建立刺激联结

C.激活旧知识并为新知识提供认知锚点     D.通过惩罚减少学习错误

答案C

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在新学习材料前呈现的概括性引导材料,旨在同化新知识(如用"战争框架"理解具体战役)。选项A、B、D属行为主义方法,与同化理论的认知整合目标无关。

9.关于接受学习的描述,奥苏贝尔最可能认同:

A.接受学习等同于被动填鸭式教学           B.只要呈现逻辑清晰的材料就是接受学习

C.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主动认知过程     D.接受学习的效果必然劣于发现学习

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若满足有意义学习条件(非任意、实质性联系),同样是主动建构过程。选项A混淆了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选项B忽略有意义学习条件;选项D是其明确反对的二元对立观点。

10.加涅学习信息加工模式中的"预期"环节属于:

A.信息输入系统    B.执行控制系统

C.反应生成系统    D.环境反馈系统

答案B

解析:在加涅信息加工模型中,执行控制系统(含预期、认知策略等)监控学习流程,调节注意、编码等过程。选项A涉及感受器,选项C涉及反应器,选项D属于外部环境,均不符合"预期"的元认知功能定位。

11.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主要证明了:

A.强化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        B.学习可在无强化时发生,并在需要时显现

C.行为改变必须通过即时奖励实现    D.试错次数与学习效果呈线性关系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的迷宫实验发现,未受强化的老鼠仍形成认知地图(潜伏学习),在引入食物后迅速表现优于对照组。选项A、C是行为主义观点,选项D与认知地图的突发性改善矛盾。

12.布鲁纳强调"类别编码系统"在认知结构中的作用,其核心功能是:

A.通过重复训练形成刺激联结    B.对信息进行机械分类存储

C.建立层级化知识框架以促进迁移    D.依赖外部反馈调整分类标准

答案C

解析:布鲁纳认为类别编码系统是层级化的认知结构,通过概括化与分化实现知识迁移。选项A、B、D忽略其主动建构与迁移特性,偏向行为主义。

13.奥苏贝尔区分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关键标准是:

A.是否使用先行组织者                  B.学习材料是否具有逻辑意义

C.新旧知识是否建立非任意实质性联系    D.是否采用接受学习形式

答案C

解析:有意义学习的本质是新旧知识建立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同化)。选项A是促进手段;选项B是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选项D是形式而非本质判断依据。

14.加涅提出的"学习条件"理论中,智慧技能学习的核心内部条件是:

A.外部奖励及时性    B.言语信息先备知识

C.认知策略熟练度    D.动作技能自动化

答案B

解析:智慧技能(如规则应用)需以言语信息(概念、事实)为先决内部条件。选项A属外部条件;选项C、D是其他学习类型的条件,与智慧技能无直接关联。

15.格式塔学派对"问题解决"的核心启示是:

A.分解问题逐步解决          B.重组情境把握整体关系

C.增加试错次数提高成功率    D.强化正确反应形成习惯

答案B

解析:格式塔学派主张通过知觉重组实现顿悟(如蜡烛问题实验)。选项A、C是行为主义方法;选项D忽略认知结构的突变性。

16.奥苏贝尔在界定接受学习时特别强调:

A.学生必须完全自主探索知识      B.教师系统呈现材料与学生主动同化相结合

C.学习效果取决于外部奖励频率    D.知识需分解为孤立事实进行记忆

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是教师将知识组织为系统材料后呈现,学生通过主动认知同化(非被动)整合新知识。选项A混淆发现学习;选项C、D违背其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本质要求。

17.托尔曼理论中的"认知地图"概念最直接体现于:

A.斯金纳箱中老鼠按压杠杆获取食物    B.迷宫实验中老鼠选择最短路径到达目标

C.学生通过重复背诵记忆公式          D.婴儿通过试错学习抓握玩具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的迷宫实验证明老鼠形成环境心理表征(认知地图),能灵活选择新路径(如堵塞原路后选捷径)。选项A属操作性条件反射,选项C、D无空间认知表征特征。

18.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课程"设计主要基于:

A.强化理论的分步强化原则    B.认知表征理论的发展阶段性

C.信息加工的记忆容量限制    D.顿悟学习的突发性特点

答案B

解析:螺旋式课程指按动作→映像→符号表征阶段,以进阶方式重复呈现核心概念(如儿童先用实物再学分数符号)。选项A属行为主义设计,选项C、D与课程结构无关。

19.加涅学习过程八阶段中的"语义编码"阶段指:

A.通过重复强化巩固记忆    B.将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心理表征

C.自动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D.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性注意

答案B

解析:语义编码是将接收的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概念形式(如将"apple"与水果类别关联)。选项A属保持阶段,选项C为行为主义观点,选项D属于注意阶段。

20.格式塔学派与信息加工论的核心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内部认知过程的存在     B.学习是整体顿悟还是序列加工

C.强化对学习是否必要             D.知识表征是否依赖语言符号

答案B

解析:格式塔强调整体性顿悟(如突然理解谜题),信息加工论主张分阶段序列处理(如编码→存储→提取)。选项A双方均承认认知过程;选项C为行为主义议题;选项D涉及布鲁纳理论。

21.托尔曼理论中的"中介变量"主要用于解释:

A.外部刺激与行为反应的直接联结    B.可观察的行为变化频率

C.刺激强度与反应速度的量化关系    D.内部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托尔曼提出中介变量(如需求、认知地图)作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内在认知媒介,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认知调节(如老鼠迷宫实验中的目标预期)。选项A、B、C均属行为主义对可观测变量的描述,忽视内在机制。

22.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核心角色是:

A.提供标准答案并纠正错误      B.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C.通过高频强化塑造正确反应    D.分解知识进行机械训练

答案B

解析:发现学习中教师作为"脚手架"设计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假设检验(如物理实验自主推导定律)。选项A、D违背主动发现原则;选项C属于行为主义教学方法。

23.奥苏贝尔强调有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是:

A.学习者具备同化新知识的认知结构    B.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C.学习材料必须完全新颖无关联        D.外部奖励系统即时生效

答案A

解析:有意义学习需满足"认知结构中有适当观念"这一内部条件(如用已知三角形知识理解勾股定理)。选项B、D属外部条件;选项C与同化理论要求新旧知识关联相悖。

24.加涅信息加工理论中,"保持阶段"的关键过程是:

A.将信息转化为工作记忆中的听觉编码    B.通过复述将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存储

C.提取记忆内容生成外部反应            D.过滤无关环境刺激

答案B

解析:保持阶段(存储阶段)涉及信息从工作记忆向长时记忆的巩固,复述是核心策略。选项A属编码阶段;选项C属提取阶段;选项D属注意阶段。

25.格式塔学派"完形趋向律"对教学的启示是:

A.知识应拆解为孤立要素分步教学    B.学习材料需符合整体知觉组织原则

C.通过延长训练时间强化细节记忆    D.依赖外部反馈修正局部错误

答案B

解析:完形趋向律(如闭合性、连续性)主张知觉整体优先,教学应呈现结构化材料(如用概念图替代碎片化列表)。选项A、C、D违背整体认知原则。

26.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本质上是:

A.建立刺激与反应的直接联结    B.形成对目标路径的认知期待

C.通过机械重复强化行为频率    D.依赖外部奖惩塑造习惯

答案B

解析:托尔曼主张学习是形成"符号-格式塔"期待(如迷宫中的转弯信号预示食物位置),强调目标导向的认知预期。选项A、C、D均为行为主义观点,否认内在期待机制。

27.布鲁纳强调"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中的作用,其核心特征是:

A.严格按逻辑步骤推演结论    B.不依据明确证据的跳跃性洞察

C.依赖教师示范的模仿行为    D.通过反复试错修正错误

答案B

解析: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是未经分析步骤的直接认知飞跃(如学生突然悟出数学解法),是发现学习的关键。选项A属分析性思维;选项C、D与主动探索本质相悖。

28.奥苏贝尔理论中,促进新旧知识同化的"先行组织者"应具备:

A.比新知识更具体且细节丰富    B.抽象概括水平高于新学习材料

C.与已有认知结构完全无关      D.需通过外部奖励强化记忆

答案B

解析:先行组织者需具有更高包容性、抽象性(如用"生物进化"框架引导达尔文雀案例学习)。选项A无法提供认知锚点;选项C违背同化原则;选项D忽略认知内在动机。

29.加涅学习分类中的"认知策略"主要指:

A.对特定学科知识的记忆技巧    B.调控自身注意、记忆、思维的元认知能力

C.自动化执行的肢体动作序列    D.对符号概念的言语复述能力

答案B

解析:认知策略是管理学习过程的内部技能(如用提纲法组织信息),属于元认知范畴。选项A属言语信息;选项C属动作技能;选项D是具体方法而非调控策略。

30.格式塔学派与托尔曼理论的共同点是:

A.否认内部认知过程的存在      B.认为强化是学习必要条件

C.强调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    D.主张知识通过试错获得

答案C

解析:两者均属认知学派,格式塔强调整体知觉重组(目的性),托尔曼强调目标导向行为(整体认知地图)。选项A双方均反对;选项B、D是行为主义主张。

31.奥苏贝尔对"接受学习"的辩护主要基于: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高效的知识传递      B.发现学习在课堂环境中完全不适用

C.接受学习同样可实现有意义认知同化    D.机械记忆是学习复杂知识的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强调接受学习若符合有意义条件(非任意实质性联系),能高效整合系统知识(如课堂讲授科学体系)。选项A忽略"有意义"前提;选项B是其反对的极端观点;选项D违背同化理论本质。

32.加涅信息加工模式的"执行控制系统"直接参与:

A.感觉器官接收物理刺激    B.长时记忆信息的生理存储

C.调节注意、编码和检索策略    D.肌肉动作的自动化执行

答案C

解析:执行控制系统作为元认知机制(如计划、监控),管理信息流经各加工阶段。选项A属感受器功能;选项B属存储结构;选项D属反应生成器,均不受其直接调控。

33.布鲁纳提出的"动机原则"强调发现学习应激发:

A.外部奖励驱动的行为重复    B.对知识的内在兴趣和探索欲

C.对教师权威的服从倾向      D.同伴竞争带来的压力

答案B

解析:动机原则主张利用好奇心、胜任感等内在动机(如谜题挑战),而非外部控制(选项A/D)或权威(选项C)。

34.托尔曼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核心启示是:

A.必须建立标准化刺激-反应联结    B.重视学习者对环境的目标导向认知

C.通过高频强化塑造正确反应       D.分解技能进行分步训练

答案B

解析:认知-目的说要求教学关注目标意义(如明确学习价值)和认知地图构建(如地图辅助地理学习)。选项A/C/D均为行为主义教学设计。

35.格式塔学派"顿悟学习"的实现关键步骤是:

A.增加刺激-反应联结强度    B.重组问题要素的知觉关系

C.延长机械复述时间         D.提高外部奖励频率

答案B

解析:顿悟依赖于问题情境的重组(如九点问题中突破边界限制)。选项A/C/D属行为主义方法,无法解释顿悟的突发性。

36.托尔曼的"位置学习"实验主要批判了哪种学习观点?

A.学习需要形成空间认知地图    B.行为完全由强化历史决定

C.顿悟依赖问题情境重组        D.知识通过符号表征发展

答案B

解析:位置学习实验证明老鼠基于目标位置(而非固定动作序列)导航,驳斥了行为主义"反应受强化直接控制"的观点(如走迷宫的转弯习惯可被替代)。选项A是托尔曼主张;选项C/D属其他认知理论。

37.布鲁纳认为"动作性表征"阶段的学习特征表现为:

A.用语言符号进行抽象推理    B.通过心理表象操作理解概念

C.依赖肢体动作与环境互动    D.完全脱离具体经验的思辨

答案C

解析:动作性表征指通过操作学习(如儿童数手指计算),是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选项B属映像性表征;选项A属符号性表征;选项D与具身认知相悖。

38.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教学原则指:

A.先教抽象概念再举具体例子    B.将复杂技能分解为子步骤训练

C.按包容性降序呈现知识        D.随机呈现知识点以增强记忆

答案C

解析:渐进分化要求从最概括的概念(如"哺乳动物")到具体事例(如"猫、狗"),促进认知结构层级化。选项A违反同化方向;选项B属行为主义程序教学;选项D不利结构整合。

39.加涅学习过程模型中,"反应生成器"的功能是:

A.将长时记忆信息提取到工作记忆    B.对外部刺激进行初步感觉登记

C.组织身体动作执行反应    D.监控信息加工策略的有效性

答案C

解析:反应生成器将处理后的信息转化为可观察的行为输出(如答题时书写动作)。选项A属检索阶段;选项B属感受器;选项D属执行控制系统。

40.格式塔学派"迁移关系说"的核心观点是:

A.迁移取决于共同要素的数量    B.顿悟到的关系模式可迁移至新情境

C.高频强化反应自动泛化        D.机械记忆内容通过重复强化迁移

答案B

解析:迁移关系说认为,对情境关系的顿悟(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能迁移到结构相似问题(如梯形面积)。选项A属桑代克共同要素说;选项C/D为行为主义迁移观。



下载详情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