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访问考试集-www.kaoshiji.cn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懂考试,更懂你!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第8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03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试卷页数】:共59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3.93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提 取 码】:agi5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1333jyx/940.html


教材名称:《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主编:陈琦、刘儒德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9年4月1日

ISBN:9787303241576

                                                

·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3. 智能功能,高效提分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8章试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1日-ISBN9787303241576-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图1)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八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根据学习动机的定义,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A.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行为的外部奖惩机制      B.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内部心理动力

C.学习动机等同于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D.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水平

答案B

解析: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如需要、期待、目标),而非外部刺激(A错)。它包含但不等同于兴趣(C片面),教师水平仅为外部影响因素(D错)。

2.小华因对物理现象本身充满好奇而主动钻研,这体现了: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避免失败动机

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理论中,认知内驱力指对知识本身的渴望(内在动机);附属内驱力(A)为获得赞许,自我提高内驱力(B)为赢得地位,均属外部动机;避免失败(D)属消极动机。

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影响个体动机的关键因素是:

A.任务完成后的物质奖励      B.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判断

C.他人对任务的难度评价      D.先天遗传的能力水平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自信程度(B),是动机的核心预测指标。物质奖励(A)属行为主义观点,他人评价(C)为外部参照,先天能力(D)忽略主观能动性。

4.某学生考试失利后认为"题目太难超出范围",根据韦纳归因理论,这种归因会:

A.增强后续学习动机      B.降低对结果的努力投入

C.提高自我效能感      D.促进积极情绪体验

答案B

解析:韦纳理论中,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如题目难度),会导致责任外推、动机减弱(B正确)。可控归因(如努力不足)才可能增强动机(A错)。

5.教师在设计挑战性任务时,依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特别注意:

A.对高焦虑学生提供最高难度任务      B.使任务难度与动机水平呈线性正比

C.为简单任务创设高动机环境          D.中等难度任务匹配中等动机强度

答案D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中等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复杂任务完成(D)。高焦虑学生需降低任务难度(A错);动机与任务难度呈倒U型曲线而非线性(B错);简单任务适合高动机(C表述片面)。

6.在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时,强调通过及时反馈、奖励进步来强化行为,这主要运用了:

A.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B.动机的强化说

C.自我效能感理论        D.归因理论

答案B

解析:动机的强化说(斯金纳)主张外部强化(奖励/惩罚)塑造行为,符合题干描述。成就目标定向(A)关注目标取向差异,自我效能感(C)强调能力信念,归因理论(D)侧重因果解释。

7.小敏设定"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的学习目标,根据德韦克理论,这属于:

A.表现趋近目标      B.表现回避目标

C.掌握趋近目标      D.掌握回避目标

答案C

解析: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中,掌握趋近目标以能力增长、知识掌握为导向(如理解核心概念)。表现趋近(A)为展示能力优于他人,表现回避(B)为避免显得无能,掌握回避(D)指避免未掌握任务。

8.教师建议学生将大任务拆解为小步骤并记录进展,此策略最直接培养的是: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效能感

C.避免失败动机      D.外部归因倾向

答案B

解析:拆解任务并提供进展反馈,能通过成功经验积累(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四大来源之一)增强自我效能感(B)。附属内驱力(A)依赖他人评价,避免失败(C)属消极动机,外部归因(D)削弱主动性。

9.麦克莱兰成就动机论指出,高成就需求者倾向于选择:

A.难度极高必然失败的任务      B.难度极低必然成功的任务

C.中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      D.依赖运气而非能力的任务

答案C

解析:成就动机论提出,高成就需求者偏好成功概率50%的中等挑战任务(C),因能体验成就价值。选极难(A)或极易任务(B)无法证明能力,依赖运气(D)违背成就动机本质。

10.为激发长期学习动机,教师最应避免的做法是:

A.关联学生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B.对考试成绩进行公开排名奖惩

C.引导学生设定个人成长目标          D.提供具体学习策略指导

答案B

解析:公开排名奖惩(B)易导致表现目标导向,引发焦虑或功利心态,削弱内在动机。A体现情境兴趣激发,C符合目标理论,D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均为有效策略。

11.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学生因担心教室安全而无法专注学习,主要受阻于: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尊需要

C.安全需要            D.认知理解需要

答案C

解析:马斯洛理论中,安全需要(人身安全、环境稳定)是低层基础需要,未满足时将优先于学习等高层次需要(如认知理解)。题干中"担心安全"直接对应此层次(C)。归属需要(A)涉及人际关系,自尊需要(B)关注自我价值。

12.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最核心的作用是:

A.直接提升智力水平            B.缩短技能自动化时间

C.定向学习行为并维持努力      D.替代教师的教学指导

答案C

解析:动机的核心作用在于激活、定向并维持学习行为(第一节)。它不改变智力(A错),可能但不必然加速技能掌握(B片面),更不能替代教学(D错)。

13.某生将数学进步归因为"老师系统性的解题方法训练",根据韦纳理论,此归因属于:

A.内部、不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不可控

C.外部、稳定、可控        D.内部、稳定、不可控

答案C

解析"老师训练"属外部因素;教学方法具稳定性;教师可控此因素(学生视角下不可控,但题干强调归因主体为学生,故属外部可控)。韦纳归因三维度中,他人帮助通常归类为外部可控(如教师教学策略)。

14.在动机研究中,关注"动机中的文化差异与情境适应性",主要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A.从微观认知向行为主义回归      B.从静态特质向动态交互转变

C.从内在动机向外在动机迁移      D.从个体分析向群体同质化发展

答案B

解析:第二节"研究的发展"指出,当代动机研究强调动态交互(个体-环境-文化互动),超越早期静态特质观。关注文化差异即体现此转向(B)。行为主义(A)为早期理论,当代更重视内在动机(C反向),且反对群体同质假设(D错)。

15.为培养学生长期学习动机,教师最应优先采取的策略是:

A.每节课后发放小奖品奖励表现优异者      B.建立"进步档案"让学生可视化自我成长

C.承诺期末高分者可减免寒假作业          D.每周公示测验排名前三名学生

答案B

解析:进步档案(B)通过自我参照比较激发掌握目标,促进内在动机。A/C/D均依赖外部控制,易削弱自主性(德西效应),且可能强化表现目标而非学习本身。

16.根据奥苏贝尔的分类,学生为获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避免失败内驱力

答案C

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通过学业成就赢得地位/荣誉(如奖学金),属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A)因兴趣求知,附属内驱力(B)为获得他人认可,避免失败(D)属消极回避动机。

17.在马斯洛需要层次中,学生渴望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同伴接纳,主要满足的是: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B

解析"同伴接纳"直接对应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归属感),属基础心理需要。尊重需要(C)强调能力认可,自我实现(D)关注潜能发挥,生理与安全(A)属更低层次需求。

18.韦纳归因理论中,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对学生动机的积极意义在于:

A.降低未来任务期望值        B.增强对结果的个人控制感

C.减少外部环境归责倾向      D.提高任务难度的客观认知

答案B

解析"努力不足"属内部、可控、不稳定归因,使学生相信通过自身努力可改变结果(B)。A错因归因于努力反而可能提高期望;C/D未触及控制感的核心作用。

19.当代动机研究强调神经机制的作用,如发现多巴胺系统影响:

A.先天智力水平          B.奖励预期与行为激活

C.长时记忆存储效率      D.感觉信息加工速度

答案B

解析:第二节"研究的发展"指出,多巴胺系统调节奖励预期和动机性行为启动(B),属动机的认知神经机制。智力(A)、记忆(C)、感知(D)非其核心影响范畴。

20.以下最能体现"自我决定理论"培养动机的策略是:

A.设置详细的行为规范清单        B.提供完成任务的标准化流程

C.允许学生自选研究课题方向      D.实施每完成一阶段给予积分

答案C

解析: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是满足自主性需要。自选课题方向(C)赋予决策权,增强内在动机;A/B限制自主,D属外部控制(积分奖励),均削弱自我决定感。

21.当学生面对复杂数学证明题时,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师应建议其保持:

A.极高动机水平以突破思维极限        B.较低动机水平以减少焦虑干扰

C.中等动机水平以平衡专注与灵活      D.动机水平随解题进度线性递增

答案C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明确要求复杂任务需中等动机强度(C),因高动机(A)会窄化认知,低动机(B)缺乏投入,动机与效率呈倒U型曲线(D错)。

22.阿特金森成就动机论指出,避免失败者更可能:

A.选择成功概率50%的任务      B.偏好难度远低于能力水平的任务

C.在竞争情境中表现优于他人      D.将失败归因为运气因素

答案B

解析:避免失败者为维持自尊,倾向选择极易成功(B)或极难任务(可推责于难度)。A是高成就需求者偏好,C/D不符合其行为特征(常回避竞争、归因能力缺陷)。

23.教师引导学生将"考试失利"归因于"复习方法未优化",主要目的是:

A.降低自我效能感以激发危机意识      B.强化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归责

C.建立可控-不稳定维度的积极归因      D.转移对努力程度不足的关注

答案C

解析"方法未优化"属可控、不稳定归因(C),使学生相信通过调整策略可改进结果,符合韦纳归因训练的动机改善原则。A会削弱动机,B/D导致消极行为模式。

24.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以下最能满足"能力需求"的教学策略是:

A.允许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流程      B.提供超出学生水平的挑战题

C.给予及时具体的技能反馈        D.取消所有学习成果评价

答案C

解析:能力需求指个体对掌控环境的渴望,具体技能反馈(C)直接增强能力感知。A满足自主需求,B易引发挫败感,D剥夺成长参照。

25.在培养学习动机时,"任务价值干预"的核心是:

A.提高考试奖励的物质价值      B.强化任务与个人目标的关联性

C.降低任务认知难度等级        D.增加同伴竞争的压力强度

答案B

解析:埃克尔斯期望-价值理论中,任务价值包含目标关联性(B),通过连接个人意义激发动机。物质奖励(A)、难度调整(C)、竞争压力(D)均非价值干预本质。

26.某教师对迟交作业的学生扣减平时分,试图用惩罚促其改正。此做法最符合:

A.自我效能感理论      B.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C.归因理论            D.动机的强化说

答案D

解析:扣分属惩罚(负强化),是强化说的行为控制手段(D)。自我效能感(A)关注能力信念,成就目标(B)涉及目标取向,归因理论(C)强调因果解释,均不直接关联外部惩罚。

27."习得性无助"现象的产生,关键源于个体长期将失败归因于:

A.努力不足      B.运气不佳

C.能力缺失      D.任务超纲

答案C

解析:能力缺失归因(内部、稳定、不可控)会导致放弃努力(C)。努力不足(A)可激发改进,运气(B)和任务(D)属外部归因,不易引发彻底无助。

28.为激发厌学学生的动机,教师应优先避免:

A.分解目标使其体验小成功      B.关联其兴趣设计学习材料

C.强调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D.引导设定个人进步阶梯

答案C

解析:强调成绩差距(C)易强化表现回避目标,触发自卑感(第三节激发禁忌)。A/B/D均为有效策略:A增强自我效能,B利用兴趣,D促进掌握目标。

29.在语文阅读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自选名著并设计阅读报告,此举同时满足了自我决定理论的:

A.自主需求+能力需求      B.归属需求+能力需求

C.自主需求+归属需求      D.能力需求+生理需求

答案A

解析:自选名著满足自主需求,设计报告需能力施展(能力需求)(A)。归属需求(B/C)需人际互动,生理需求(D)不适用学习情境。

30.根据德韦克思维理论,持有"能力可通过努力提升"信念的学生,通常倾向于:

A.回避挑战性任务        B.采用表现目标导向

C.在挫折中坚持更久      D.将失败归因于运气

答案C

解析:能力增长观(成长型思维)促发掌握目标,使个体视挫折为改进契机(C)。A/B是固定型思维特征,D属外部归因回避责任。

31.根据动机理论的发展脉络,行为主义强化说与认知派自我决定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A.是否承认动机的个体差异性          B.动机源于外部控制还是内在需求

C.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函数关系      D.归因方式对努力持久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强化说主张动机由外部奖惩塑造(控制),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在心理需求(自主/能力/归属)是核心动力(B)。A两派均承认个体差异,C属耶克斯-多德森定律,D为归因理论焦点。

32.将学习动机培养融入学科教学时,最符合"动机-认知"整合观的做法是:

A.先单独讲授动机理论再学习知识      B.用奖励制度置换原有评价体系

C.在知识探究中嵌入目标设定策略      D.降低认知要求以确保动机维持

答案C

解析:当代动机研究强调动机与认知的整合(第二节7),目标设定(如分解任务目标)直接嵌入认知过程(C)。A割裂动机与认知,B行为主义倾向,D违背挑战性原则。

33.学生因"该技能对未来职业有用"而坚持学习,主要体现的任务价值类型是:

A.内在价值      B.成就价值

C.效用价值      D.成本价值

答案C

解析:埃克尔斯期望-价值理论中,效用价值指任务对长期目标的工具性作用(C)。内在价值(A)为兴趣本身,成就价值(B)关乎成功重要性,成本价值(D)指付出的代价。

34.在培养掌握目标定向的班级中,教师应重点营造:

A.同伴竞争排名公示制度      B.错误分析反馈文化

C.标准化测试淘汰机制        D.高频率外部奖励系统

答案B

解析:掌握目标定向强调能力发展,错误分析文化(B)视错误为学习机会(第三节培养策略)。A/C/D均强化表现目标,易导致回避挑战。

35.动机研究指出:外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削弱效应在______情境中最显著。

A.学生最初已具有高兴趣      B.任务需要机械重复操作

C.奖励与表现水平不挂钩      D.奖励为非物质性口头表扬

答案A

解析:认知评价理论证实,外部奖励对原本高兴趣任务(A)的内在动机侵蚀最严重(德西效应)。机械任务(B)本身少内在动机,C/D削弱效应较轻。

36.当学生抱怨"学习内容无用"时,根据期望-价值理论,教师提升动机的关键是:

A.增加测验频率以强化重视度        B.建立知识与个人发展的意义联结

C.承诺成绩前10%获得额外奖励      D.降低课程难度至基础认知水平

答案B

解析:期望-价值理论强调任务价值感知,意义联结(如知识对生涯发展的效用)可重构价值判断(B)。A/C属外部控制,D破坏挑战性,均未解决价值认同本质问题。

37.跨文化动机研究表明:东亚学生的高学业动机更多源于______,而西方学生更多源于______。

A.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B.表现目标;掌握目标

C.集体成就取向;个体兴趣取向      D.外部奖励;内部奖励

答案C

解析:研究指出东亚动机具集体主义文化特质(家庭责任/社会期许),西方侧重个体兴趣与自主(C)。A错因东亚同样重视认知内驱力,B/D过度简化文化差异。

38.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某成员主动承担核心任务,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这最可能满足了其:

A.自主需求+能力需求      B.能力需求+归属需求

C.归属需求+自主需求      D.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答案A

解析:自主选择任务角色满足自主需求,承担核心工作验证能力(A)。归属需求(B/C)需人际接纳,生理安全需求(D)不适用学习情境。

39.归因再训练中,引导学生将"记不住公式"归因为"未用记忆策略",而非"记忆力差",主要改变了归因的:

A.部位        B.稳定性

C.可控性      D.普遍性

答案C

解析"记忆力差"属不可控能力归因,"未用策略"属方法问题(可控),改变可控性维度(C)。两归因均为内部(A错),稳定性未变(B错)。

40.神经教育学研究为动机理论提供的新证据是:

A.杏仁核激活强度与外部奖励价值成正比      B.前额叶皮层发育程度决定先天动机水平

C.纹状体多巴胺释放预测内在动机持续性      D.海马体积与归因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性

答案C

解析: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被证实编码内在动机的神经信号(C)。A中杏仁核处理情绪非奖励,B忽略动机可塑性,D中海马主司记忆非归因。


下载详情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