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347心理学
【试卷页数】:共58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9.52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3a73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2347xlx/978.html
教材名称:《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
主编:戴海琦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8年5月1日
ISBN:9787566823700
目·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一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一章 心理与教育测量概论
1. 测量的定义与要素
2. 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特性
3. 测量的量表类型
4. 测量的伦理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测量的基本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测量的对象 B.测量的属性
C.测量的单位 D.测量的主观解释
答案:D
解析: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测量的对象(如个体或事件)、测量的属性(如身高或智力)、测量的单位(如厘米或分数)以及测量的规则或工具。主观解释不属于基本要素,因为它会引入偏差,与测量的客观性要求不符。
2.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间接性主要体现为?
A.测量结果依赖于被试的自我报告 B.心理特质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行为推断
C.测量工具需要频繁校准 D.测量过程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B
解析:间接性指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特质(如智力或情绪)不能直接观测,只能通过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如测试反应)间接推断,这是心理测量的核心特性之一。
3.在量表类型中,能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计算比率的是?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答案:C
解析:等距量表具有相等的单位间隔,允许进行加减运算(如温度计),但缺乏绝对零点,因此无法计算比率(如不能说20°C是10°C的两倍热)。称名量表仅用于分类,顺序量表仅用于排序,比率量表则允许所有运算。
4.测量伦理规范中的公正原则强调?
A.保护被试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B.对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避免歧视
C.诚实地报告测量结果 D.施测者需对测量过程负全责
答案:B
解析:公正原则要求测量过程中公平对待所有参与者,确保无偏见或歧视(如基于性别、种族等因素),以维护测量结果的公平性和社会正义。
5.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客观性关键体现在?
A.测量工具和过程的标准化 B.测量结果受施测者主观影响小
C.测量数据可重复验证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客观性要求测量工具和过程标准化(如统一指导语),以减少施测者主观因素影响,确保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可重复验证,从而提升测量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6.测量的相对性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最直接的体现是?
A.测量结果需通过行为间接推断 B.测量工具依赖施测者的主观经验
C.测量解释需参照特定群体或标准 D.测量过程受文化背景的严格限制
答案:C
解析:相对性指心理与教育测量的结果无绝对标准,必须通过常模参照(如百分位数)或标准参照(如合格线)进行解释。选项A描述间接性,B/D属于干扰项。
7.下列哪项是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象的特殊性"的核心含义?
A.测量对象仅限于人类心理特质 B.测量易受个体动机、情绪等状态影响
C.测量工具需针对不同群体专门设计 D.测量结果无法进行跨文化比较
答案:B
解析:对象的特殊性强调心理特质具有动态性(如动机、疲劳)、内隐性(如态度)和情境依赖性,导致测量结果易受个体即时状态干扰。选项C/D属过度推论。
8.在量表类型中,仅能标识类别和顺序但无相等单位的是?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答案:B
解析:顺序量表(如比赛排名)可对对象排序(第一、第二),但无法量化差异程度(如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距≠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差距)。称名量表仅分类(如性别),等距/比率量表则有相等单位。
9.伦理规范中的"尊重个体自主性原则"要求施测者必须做到?
A.确保测量结果用于被试利益最大化 B.向被试明确告知测量目的及数据用途
C.采用最新技术提升测量准确性 D.对所有被试使用统一指导语
答案:B
解析:自主性原则要求保障被试知情权(如测量目的、风险、数据归属)和自愿参与权。选项A属责任原则,C属持续改进,D属客观性技术规范。
10."法则的理论性"在心理测量中强调?
A.测量规则需基于可验证的心理学理论 B.测量过程必须完全排除主观判断
C.测量工具需定期进行效度检验 D.测量结果应具有跨情境普适性
答案:A
解析:法则的理论性指心理测量的规则(如智力测试题目设计)依赖于心理学理论建构(如智力结构理论),而非物理测量的直接操作规则。选项B属客观性,C/D属测量工具开发要求。
11.根据测量属性分类,心理测量通常属于?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物理测量 D.绝对测量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量因无法直接观测内在特质(如智力),需通过外显行为间接推断,属间接测量。直接测量适用于可观测属性(如身高),物理测量属干扰项。
12.心理与教育测量"精确度的有限性"根本原因是?
A.测量工具成本过高 B.心理特质具有不稳定性和内隐性
C.标准化施测流程难以实现 D.伦理规范限制数据收集范围
答案:B
解析:精确度有限源于心理特质的动态变化(如情绪波动)、内隐性和多因素交互影响,导致测量误差不可避免。其他选项非核心原因。
13.某研究用"学号"标识学生参与实验组/对照组,该数据使用的量表类型是?
A.顺序量表 B.等距量表
C.称名量表 D.比率量表
答案:C
解析:学号仅用于分类标识(如实验组=1,对照组=2),无顺序、等距或比率意义,符合称名量表"分类而无量化"的特性。
14.伦理规范中的"诚信原则"要求研究者必须做到?
A.优先保护弱势群体被试权益 B.如实报告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C.根据结果调整理论假设 D.确保测量环境无干扰因素
答案:B
解析:诚信原则强调诚实报告测量过程、数据及结论(如效度缺陷),避免篡改或选择性呈现结果。选项A属公正原则,C/D属研究设计范畴。
15."责任原则"在测量实践中最直接体现为?
A.建立数据匿名处理机制 B.对测量误用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C.采用多元文化适配性工具 D.定期更新常模参照标准
答案:B
解析:责任原则要求施测者确保测量工具使用恰当(如不滥用测验结果),并对可能造成的损害(如就业歧视)承担补救责任。选项A属隐私保护,C/D属技术改进。
16.下列哪项属于直接测量的典型例子?
A.通过问卷评估焦虑水平 B.用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
C.根据作业完成时间推断专注力 D.以同伴提名法评定社交能力
答案:B
解析:直接测量指对属性本身进行物理操作(如体温计读数)。心理与教育测量多为间接测量(A/C/D),需通过行为指标推断内在特质。
17.心理测量的"相对性"与"间接性"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A.相对性强调解释需参照标准,间接性强调无法直接观测
B.相对性由工具精度决定,间接性由对象性质决定
C.相对性可技术改进,间接性不可改变
D.相对性影响信度,间接性影响效度
答案:A
解析:相对性指结果解释需常模参照(如百分位排名),间接性指心理特质需通过行为推测(如答题正确率推智力),两者属不同维度特性。
18.使用摄氏温度计测量室温,所得数据属于?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答案:C
解析:摄氏温度具有相等单位(1°C温差恒定),但无绝对零点(0°C≠无热量),故属等距量表。比率量表需有绝对零点(如开尔文温度)。
19.下列哪项违背"持续改进原则"?
A.沿用10年前未修订的智力测验常模 B.为不同文化背景被试提供标准化指导语
C.删除已发现存在性别偏差的测试题目 D.向被试隐瞒测量结果用于商业目的
答案:A
解析:持续改进原则要求定期更新工具、常模及流程(如修订过时常模)。B属客观性要求,C属公正性实践,D违背诚信原则。
20.针对"精确度的有限性",测量实践中应优先?
A.采用高精度生理监测设备替代心理测验 B.通过多次测量和统计控制减少误差
C.限制测量对象为稳定性高的特质 D.在报告中回避标注测量误差范围
答案:B
解析:精确度有限性需通过方法学改进(如重复测量、增大样本)降低误差,而非回避(D)或改变测量本质(A/C)。
21.下列哪项最符合"法则的理论性"在测验编制中的体现?
A.依据经典测验理论设定题目难度梯度 B.采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提升效率
C.要求所有被试在相同环境下施测 D.根据文化差异调整指导语措辞
答案:A
解析:法则的理论性强调测量规则需基于心理学或测量学理论(如经典测验理论的项目分析)。B属技术改进,C属标准化,D属文化公平性实践。
22.某智力测验将得分按"超常/正常/滞后"分类,该结果使用的量表类型是?
A.称名量表→顺序量表 B.顺序量表→等距量表
C.等距量表→顺序量表 D.比率量表→称名量表
答案:C
解析:原始分数(等距量表)经划界转化为等级类别(如超常>130),属等距量表降级为顺序量表。称名量表无顺序意义(如血型),比率量表需绝对零点。
23.违背"公正原则"的典型情况是?
A.未向被试解释测验目的 B.使用方言版测验评估外来务工子女
C.因数据异常删除10%的样本 D.五年未更新测验常模
答案:B
解析:公正原则要求测量工具和过程公平(如提供语言适配版本),B导致群体偏差。A违背自主性,C违背诚信,D违背持续改进。
24.心理测量中"对象的特殊性"直接导致?
A.必须建立常模参照体系 B.测量结果仅具短期预测效度
C.需通过行为样本推断特质 D.单位量纲无法统一标准化
答案:D
解析:因心理特质无实体量纲(如智力无"智商量"单位),导致单位标准化困难(D)。A由相对性决定,B/C属间接性后果。
25.针对"精确度有限性",研究者最应优先?
A.公开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指标 B.采用神经影像学替代行为测验
C.要求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 D.增加测验题目至200道以上
答案:A
解析:诚信原则要求如实报告测量精度(如信度系数),使结果解读更科学(A)。B可能违背经济性,C属伦理基础,D未必提升精度。
26.测量的基本要素中,"规则"的核心作用是?
A.规定测量结果的解释标准 B.明确定义属性操作化程序
C.建立单位换算的数学公式 D.确定测量对象的取样范围
答案:B
解析:规则指将抽象属性转化为可操作行为的规范(如"智力=答题正确数"),是测量的核心要素。A属相对性范畴,C/D属测量设计环节。
27.下列现象最能体现"精确度有限性"的是?
A.同一学生在焦虑测验中上午得分45,下午得分52 B.不同施测者对同一份投射测验结果解读相反
C.文化公平性测验仍显示群体间均值差异 D.智力测验预测学业成绩的效度系数为0.6
答案:A
解析:精确度有限指因心理特质波动导致测量结果不稳定(A)。B反映客观性不足,C属公平性问题,D属效度范畴。
28.在李克特5点量表中,"单位"的性质属于?
A.绝对等距单位 B.主观排序单位
C.理论等距单位 D.比率换算单位
答案:C
解析:李克特量表通常假设选项间为等距(如1到2与4到5的"心理距离"相等),但这基于理论预设而非实际验证(C)。实际数据常表现为顺序量表。
29.伦理冲突时,哪项应优先于"持续改进原则"?
A.责任原则 B.公正原则
C.诚信原则 D.自主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当改进措施可能引发危害(如使用未充分验证的新工具),责任原则(避免伤害)具有优先性。其他原则不直接涉及安全风险。
30.比率量表区别于等距量表的关键特征是?
A.可进行加减运算 B.存在理论上的绝对零点
C.单位具有实际意义 D.适用于心理特质测量
答案:B
解析:比率量表的核心特征是具有绝对零点(如重量0克=无质量),使得"倍数关系"有意义(如20克是10克的2倍)。等距量表零点任意(如摄氏0度)。
31."法则的理论性"与"客观性"在测量中的根本区别在于?
A.理论性关注规则来源,客观性关注执行一致性 B.理论性依赖学科范式,客观性依赖工具精度
C.理论性可突破文化限制,客观性需情境适配 D.理论性决定效度,客观性决定信度
答案:A
解析:法则的理论性强调测量规则基于心理学理论建构(如动机理论),而客观性要求规则执行标准化(如统一评分)。B中"工具精度"属信度范畴,C/D属过度推论。
32.当某抑郁量表要求"最近两周情绪状态"时,主要试图降低?
A.间接性导致的误差 B.对象的特殊性影响
C.相对性解释的难度 D.法则的理论性争议
答案:B
解析:限定时间范围可减少因心理特质动态变化(特殊性)引起的状态波动误差。间接性(A)是测量本质无法消除,相对性(C)属解释层面。
33.下列哪项违背"责任原则"?
A.未及时修订已知存在文化偏见的常模 B.将智力测验结果出售给招聘机构未获授权
C.使用信度0.7的测验进行临床诊断 D.未向农村被试提供文字版测验的语音辅助
答案:C
解析:责任原则要求对测量后果负责,使用低信度工具(<0.8)进行高风险决策(如诊断)可能造成伤害。A属持续改进问题,B/D属公正性缺失。
34.心理测量中"相对性"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绝对零点 B.行为样本无法完全代表心理特质
C.社会对特质的定义存在文化差异 D.测量单位无法物理标准化
答案:A
解析:因心理特质无自然零点(如智商0≠无智力),导致结果必须参照群体定位(如百分位)。B属间接性原因,C/D属干扰项。
35.研究者将测验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该过程涉及的量表转换是?
A.顺序量表→等距量表 B.等距量表→等距量表
C.称名量表→比率量表 D.比率量表→顺序量表
答案:B
解析:原始分数(通常假设为等距量表)经线性转换为标准分数,仍保持等距性质(如Z分差值可比)。转换未改变量表本质等级。
36.下列哪项属于测量的"间接性"而非"相对性"的必然结果?
A.需建立全国常模解释儿童智力分数 B.用反应时指标推断工作记忆容量
C.不同文化群体需制定差异化常模 D.测验手册必须报告信效度证据
答案:B
解析:间接性指必须通过行为指标(如反应时)推测心理特质(B),属测量本质特征。相对性则要求结果需参照标准(如常模),导致A/C需求,D属客观性要求。
37.某职业测评将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级,该结果使用的量表允许的统计运算是?
A.计算等级间均值差异 B.比较个体间排序关系
C.分析高等级占比的增长率 D.进行卡方检验
答案:D
解析:等级分类(顺序量表)仅支持非参数检验(如卡方检验、秩相关)。A/C需等距以上量表,B属顺序量表基础功能但非"运算"。
38."精确度有限性"在伦理层面最直接要求研究者遵守?
A.自主性原则 B.诚信原则
C.持续改进原则 D.责任原则
答案:B
解析:诚信原则强制要求公开测量局限(如"本测验信度为0.75"),防止结果被过度解读。C/D属应对措施,非直接伦理要求。
39.心理测量中"法则的理论性"与"客观性"可能冲突的典型情境是?
A.依据新理论修订评分规则导致跨版本分数不等值 B.不同施测者对开放式题目评分不一致
C.文化差异导致相同指导语理解不同 D.被试焦虑水平影响测验表现
答案:A
解析:理论进步要求修订规则(理论性),但会破坏测验的纵向可比性(客观性)。B/C属客观性执行失败,D属对象特殊性。
40.下列哪项操作同时涉及"量表转换"和"伦理规范"?
A.将原始分转换为百分等级后报告给学校 B.使用人工智能批改开放式问答题
C.为视障被试提供盲文版测验 D.删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的数据
答案:A
解析:原始分→百分等级属顺序量表转换(量表维度),向第三方报告需确保结果不被误解(公正原则)。B属客观性提升,C/D属基础伦理。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6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5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4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3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2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