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页数】:共66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12.04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kfhj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hjgc/914.html
教材名称:《环境监测》
主编:王英健,杨永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时间:2015年6月,第三版
书刊号:ISBN:9787122228741
目·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3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三章水和污水监测
第一节概述
一、水和水体污染
二、水体监测对象和目的
三、水体监测方法
四、水体监测项目
第二节水样的采集
一、采样前的准备
二、地表水的采集
三、地下水的采集
四、水污染源的采集
五、底质样品的采集
六、流量的测量
第三节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一、水样的运输
二、水样的保存
三、采样记录和水样标签
四、水样的预处理
第四节物理性质的监测
一、水温
二、色度
三、浊度
四、残渣
五、透明度
六、电导率(电导仪法)
七、臭
八、矿化度
第五节金属化合物的监测
一、汞
二、镉
三、铅
四、铜
五、锌
六、铬
七、其他金属化合物
第六节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
一、pH值
二、氟化物
三、溶解氧
四、硫化物
五、氰化物
六、含氮化合物
七、砷
八、阴离子洗涤剂
九、总磷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的监测
一、化学需氧量
二、高锰酸盐指数
三、生化需氧量
四、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五、挥发酚
六、矿物油
第八节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一、水体污染生物监测原理
二、生物群落法
三、细菌学检验法
第九节底质监测
一、底质监测的目的
二、底质样品的制备
三、底质监测
四、活性污泥的测定
第十节实验
实验一水质pH值的测定
实验二色度的测定
实验三浊度的测定
实验四六价铬的测定
实验五汞的测定
实验六铅的测定
实验七氨氮的测定
实验八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九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实验十总磷的测定
实验十一硝酸盐氮的测定
实验十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实验十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实验十四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五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六酚类的测定
实验十七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本章小结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在水体监测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水体监测的主要目的?
A.评估水质状况 B.追踪污染源
C.预测天气变化 D.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水体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质状况、追踪污染源以及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预测天气变化不属于水体监测的主要目的,这通常是气象学的范畴。
2.关于水样的保存,以下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A.在水样中加入适当的保存剂 B.将水样置于阴凉避光处
C.尽可能延长水样在采集点与实验室之间的运输时间 D.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
答案:C
解析:水样的保存要求尽可能缩短在采集点与实验室之间的运输时间,以减少水样在运输过程中的变化。加入适当的保存剂、置于阴凉避光处以及根据监测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都是正确的做法。
3.在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中,以下哪一项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A.pH值 B.溶解氧
C.总磷 D.硫化物
答案:C
解析:总磷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中磷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pH值、溶解氧和硫化物虽然也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它们与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关联较小。
4.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
A.细菌学检验法 B.生物群落法
C.化学分析法 D.物理测量法
答案:B
解析:生物群落法是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细菌学检验法主要关注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化学分析法和物理测量法则分别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测量来评估水质。
5.关于底质监测,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底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底部的污染状况 B.底质样品制备时,通常需要将样品风干、研磨并过筛
C.底质监测只需要关注底质中的重金属含量 D.活性污泥的测定也是底质监测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底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底部的污染状况,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含量。底质样品制备时,通常需要将样品风干、研磨并过筛,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活性污泥的测定虽然与底质有所不同,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污水处理厂的监测)也可以视为底质监测的一部分或相关内容。因此,选项C“底质监测只需要关注底质中的重金属含量”是错误的。
6.在金属化合物的监测中,以下哪一项是常被用于评估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标?
A.钠离子浓度 B.汞含量
C.氯离子浓度 D.碳酸根离子浓度
答案:B
解析: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其在水体中的含量常被用作评估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标。钠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虽然也是水体中常见的离子,但它们与重金属污染的直接关联较小。
7.在进行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时,以下哪一项是评估水体酸碱度的重要参数?
A.溶解氧 B.pH值
C.硫化物 D.总磷
答案:B
解析:pH值是评估水体酸碱度的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性质。溶解氧、硫化物和总磷虽然也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它们与水体酸碱度的直接关联较小。
8.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监测,以下哪一项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A.钙离子浓度 B.化学需氧量(COD)
C.镁离子浓度 D.硫酸根离子浓度
答案:B
解析: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估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含量。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虽然也是水体中常见的离子,但它们与有机污染程度的直接关联较小。
9.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
A.生物群落法 B.细菌学检验法
C.物理监测法 D.化学分析法
答案:B
解析:细菌学检验法是通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生物群落法是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而物理监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则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来评估水质。
10.关于底质监测,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底质监测只需要关注底质中的有机物含量 B.底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风干处理
C.底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底部的污染状况及沉积物的特性 D.活性污泥的测定与底质监测无关
答案:C
解析:底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底部的污染状况及沉积物的特性,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底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风干、研磨和过筛等处理。活性污泥的测定虽然与底质有所不同,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提供与底质相关的信息或作为底质监测的补充。因此,选项C“底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体底部的污染状况及沉积物的特性”是正确的。
11.在进行水样的物理性质监测时,以下哪一项是评估水体清澈程度的重要指标?
A.电导率 B.色度
C.浊度 D.矿化度
答案:C
解析:浊度是评估水体清澈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电导率反映水体的导电能力,色度反映水体的颜色深浅,矿化度反映水体中溶解性固体的总量,但它们与水体清澈程度的直接关联较小。
12.在有机化合物的监测中,以下哪一项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A.化学需氧量(COD) B.高锰酸盐指数
C.生化需氧量(BOD) D.总有机碳(TOC)
答案:C
解析:生化需氧量(BOD)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一定时间内,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有机碳(TOC)虽然也是评估水体有机物含量的指标,但它们与有机物可生物降解程度的直接关联较小。
13.在进行水体中溶解氧(DO)的测定时,关于碘量法的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碘量法只能用于测定清洁水样中的溶解氧
B.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需要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
C.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不需要考虑水样的温度
D.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结果总是比其他方法高
答案:B
解析:碘量法是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测定出溶解氧的含量。选项A错误,因为碘量法并不只能用于测定清洁水样中的溶解氧;选项B正确,因为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确实需要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选项C错误,因为水样的温度对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结果有影响,需要进行温度校正;选项D错误,因为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结果并不总是比其他方法高,而是取决于测定条件和方法的准确性。
14.在进行底质监测时,以下哪一项是底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A.将样品置于阳光下暴晒 B.将样品风干、研磨并过筛
C.将样品直接加热至沸腾 D.将样品与化学试剂混合后静置
答案:B
解析:底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包括将样品风干、研磨并过筛,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将样品置于阳光下暴晒、直接加热至沸腾或与化学试剂混合后静置都不是底质样品制备的标准步骤。
15.关于水体监测的目的,以下哪一项描述是不准确的?
A.评估水质状况 B.追踪污染源
C.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D.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水体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质状况、追踪污染源以及为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不属于水体监测的主要目的,这通常是气象学或气候学的范畴。因此,选项C“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是不准确的描述。
16.在进行非金属无机物监测时,关于溶解氧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溶解氧含量越高,水体污染越严重 B.溶解氧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
C.溶解氧含量不受水温影响 D.溶解氧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测定
答案:B
解析:溶解氧是评价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水体中的溶解氧可以支持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同时也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必需的。溶解氧含量越高,通常意味着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溶解氧含量高通常表示水质较好;选项C错误,因为水温会影响溶解氧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因为溶解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测定,包括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17.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的监测时,关于铬的测定,以下哪种形态的铬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A.三价铬 B.六价铬
C.金属铬 D.铬酸盐
答案:B
解析:六价铬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毒性,可以引起皮肤溃疡、呼吸道炎症、肾脏损伤等多种健康问题。相比之下,三价铬的毒性较低,金属铬在常温下相对稳定,而铬酸盐(若按题目简化理解)的毒性也取决于其具体的化学形态和暴露条件,但通常不如六价铬危害大。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18.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中,关于细菌学检验法,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细菌学检验法只能检测水体中的病原菌 B.细菌学检验法可以评估水体的整体卫生状况
C.细菌学检验法不受水体温度影响 D.细菌学检验法只能用于饮用水监测
答案:B
解析:细菌学检验法可以评估水体的整体卫生状况,包括检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从而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细菌学检验法不仅可以检测病原菌,还可以检测其他细菌;选项C错误,因为水体温度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选项D错误,因为细菌学检验法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监测,而不仅仅是饮用水。
19.在进行水样的预处理时,关于过滤操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过滤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所有溶解性物质 B.过滤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悬浮颗粒物
C.过滤后的水样可以直接用于所有类型的监测项目 D.过滤操作不需要选择合适的滤膜孔径
答案:B
解析:过滤操作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悬浮颗粒物,但无法去除溶解性物质。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过滤无法去除溶解性物质;选项C错误,因为过滤后的水样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预处理步骤才能用于某些类型的监测项目;选项D错误,因为过滤操作需要根据监测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滤膜孔径。
20.在进行底质监测时,关于底质样品的保存,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将底质样品置于阳光下暴晒以加速干燥 B.将底质样品直接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
C.将底质样品风干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D.将底质样品与化学试剂混合后保存
答案:C
解析:底质样品在保存时需要避免受潮和变质,因此应该将其风干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暴晒会导致底质样品中的有机物分解和挥发性物质的损失;选项B错误,因为潮湿的环境会导致底质样品发霉和变质;选项D错误,因为将底质样品与化学试剂混合后保存可能会改变其化学性质,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21.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监测时,关于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COD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越低 B.COD测定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或高锰酸钾法
C.COD测定不受水体中氯离子的影响 D.COD值可以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
答案:B
解析: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其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越高。COD测定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或高锰酸钾法,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氧化水体中的有机物来测定其含量的。选项A错误,因为COD值与有机物含量成正比;选项C错误,因为氯离子在COD测定中可能会产生干扰,需要进行掩蔽处理;选项D错误,因为COD值反映的是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而不是其可生化性。
22.在进行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时,关于生物群落法,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生物群落法只能用于评估水体的短期污染状况
B.生物群落法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来评估水体污染
C.生物群落法不受水体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生物群落法只能用于淡水水体的监测
答案:B
解析:生物群落法是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来评估水体污染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反映水体的长期污染状况,因为生物群落的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选项A错误,因为生物群落法可以用于评估水体的长期污染状况;选项C错误,因为水体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选项D错误,因为生物群落法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监测,包括淡水、咸水和海水。
23.在进行底质监测时,关于活性污泥的测定,以下哪种指标是评估活性污泥性能的重要参数?
A.污泥浓度 B.污泥沉降比(SV)
C.污泥体积指数(SVI)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活性污泥的测定包括多个指标,其中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体积指数(SVI)都是评估活性污泥性能的重要参数。污泥浓度反映了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数量;污泥沉降比(SV)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体积指数(SVI)则综合反映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24.在进行水样的预处理时,关于蒸馏操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蒸馏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所有无机物 B.蒸馏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C.蒸馏后的水样可以直接用于所有类型的监测项目 D.蒸馏操作不需要控制蒸馏温度和时间
答案:B
解析:蒸馏操作可以去除水样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因为蒸馏过程中水样被加热至沸腾,挥发性有机物会随着水蒸气一起蒸出并被收集。然而,蒸馏并不能去除水样中的所有无机物,因为许多无机物是非挥发性的。选项A错误,因为蒸馏不能去除所有无机物;选项C错误,因为蒸馏后的水样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预处理步骤才能用于某些类型的监测项目;选项D错误,因为蒸馏操作需要控制蒸馏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蒸馏效果。
25.在进行非金属无机物监测时,关于pH值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pH值只能反映水体的酸碱度,与水体污染无关 B.pH值对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
C.pH值的测定不需要使用任何仪器或试剂 D.pH值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在7左右
答案:B
解析: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它对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和生物活动有重要影响。例如,许多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都受pH值的影响;同时,水体中的生物也对pH值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因为pH值与水体污染密切相关;选项C错误,因为pH值的测定需要使用pH计或试纸等仪器或试剂;选项D错误,因为不同水体和不同用途的水对pH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要求pH值保持在7左右
26.在进行水体物理性质监测时,关于电导率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电导率仅与水体的温度有关 B.电导率可以反映水体中离子的总浓度
C.电导率测定时无需考虑水样的pH值 D.电导率越高,表示水体越纯净
答案:B
解析:电导率是衡量水体导电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离子的总浓度。选项A错误,因为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水体中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选项B正确,因为电导率确实可以反映水体中离子的总浓度;选项C错误,因为水样的pH值可能会影响某些离子的存在形式,从而影响电导率的测定结果;选项D错误,因为电导率高通常表示水体中含有较多的离子,而不是更纯净。
27.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监测时,关于汞的测定,以下哪种预处理方法通常用于消除干扰?
A.加入还原剂 B.加入掩蔽剂
C.加热煮沸 D.过滤
答案:B
解析:在进行汞的测定时,由于水样中可能存在其他金属离子或有机物等干扰物质,因此通常需要加入掩蔽剂来消除这些干扰。选项A错误,因为还原剂通常用于将高价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离子,而不是消除干扰;选项B正确,因为掩蔽剂可以与干扰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消除其对汞测定的干扰;选项C错误,因为加热煮沸可能会改变水样中汞的形态或导致挥发损失;选项D错误,因为过滤只能去除水样中的悬浮颗粒物,而不能消除溶解态的干扰物质。
28.在进行非金属无机物监测时,关于氟化物的测定,以下哪种方法是最常用的?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气相色谱法
答案:B
解析:在进行氟化物的测定时,离子选择电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选项A错误,因为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常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选项B正确,因为离子选择电极法是氟化物测定的常用方法;选项C错误,因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虽然也可以用于某些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但不是氟化物的常用测定方法;选项D错误,因为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29.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监测时,关于挥发酚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挥发酚的测定通常采用滴定法 B.挥发酚的测定不受水样中氧化剂的影响
C.挥发酚的测定前无需进行水样的预处理 D.挥发酚的测定结果以mg/L表示
答案:D
解析:挥发酚的测定通常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其结果通常以mg/L表示。选项A错误,因为虽然滴定法也可以用于某些物质的测定,但不是挥发酚的常用测定方法;选项B错误,因为水样中的氧化剂可能会氧化挥发酚,从而影响测定结果;选项C错误,因为在进行挥发酚的测定前,通常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干扰物质;选项D正确,因为挥发酚的测定结果通常以mg/L表示。
30.在进行底质监测时,关于底质样品的制备,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
A.将底质样品直接烘干后研磨 B.将底质样品风干后去除大块杂质再研磨
C.将底质样品与水混合后研磨 D.将底质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灼烧后研磨
答案:B
解析:在进行底质样品的制备时,通常需要将底质样品风干后去除大块杂质再研磨。这样可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选项A错误,因为直接烘干可能会导致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或损失;选项B正确,因为风干后去除大块杂质再研磨是底质样品制备的正确操作;选项C错误,因为将底质样品与水混合后研磨会改变样品的原始状态;选项D错误,因为将底质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灼烧会破坏样品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成分。
31.在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中,关于细菌学检验法,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细菌学检验法只能检测水体中的致病菌 B.细菌学检验法可以反映水体的总体污染程度
C.细菌学检验法不受水体温度和pH值的影响 D.细菌学检验法的结果可以直接用于评估水体的安全性
答案:B
解析:细菌学检验法是通过检测水体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它不仅可以检测致病菌,还可以反映水体的总体污染程度。选项A错误,因为细菌学检验法并非只能检测致病菌;选项B正确,因为细菌学检验法可以反映水体的总体污染程度;选项C错误,因为水体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细菌学检验法的结果;选项D错误,因为细菌学检验法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水体的安全性。
32.在进行水样的预处理时,关于消解操作,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消解操作只能用于去除水样中的有机物 B.消解操作通常使用强酸或强碱进行
C.消解后的水样可以直接用于所有类型的监测项目 D.消解操作不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
答案:B
解析:消解操作是通过加入强酸或强碱等试剂,在加热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或气体,以便后续测定。选项A错误,因为消解操作不仅可以去除有机物,还可以分解某些无机物;选项B正确,因为消解操作通常使用强酸或强碱进行;选项C错误,因为消解后的水样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预处理步骤才能用于某些类型的监测项目;选项D错误,因为消解操作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消解效果。
33.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监测时,关于铅的测定,以下哪种仪器通常用于定量分析?
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B.原子吸收光谱仪
C.气相色谱仪 D.高效液相色谱仪
答案:B
解析: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监测时,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仪器,特别适用于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选项A错误,因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用于某些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测定;选项B正确,因为原子吸收光谱仪是铅等金属元素测定的常用仪器;选项C错误,因为气相色谱仪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选项D错误,因为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非挥发性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分离和测定。
34.在进行非金属无机物监测时,关于溶解氧的测定,以下哪种方法是最常用的?
A.碘量法 B.原子荧光光谱法
C.离子色谱法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答案:A
解析:在进行溶解氧的测定时,碘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溶解氧与碘化物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碘单质的原理进行测定。选项A正确,因为碘量法是溶解氧测定的常用方法;选项B错误,因为原子荧光光谱法主要用于某些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元素的测定;选项C错误,因为离子色谱法主要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分离和测定;选项D错误,因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主要用于多元素同时测定和同位素比值测定。
35.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监测时,关于总有机碳(TOC)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TOC的测定只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 B.TOC的测定不受水体中无机碳的影响
C.TOC的测定结果以mg/L CO₂表示 D.TOC的测定通常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答案:D
解析:总有机碳(TOC)的测定是通过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方法,将水样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并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计算TOC的含量。选项A错误,因为虽然TOC的测定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但并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有机物;选项B错误,因为水体中的无机碳(如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在燃烧氧化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影响TOC的测定结果,因此通常需要采取措施消除无机碳的干扰;选项C错误,因为TOC的测定结果通常以mg/L C表示,而不是mg/L CO₂;选项D正确,因为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是TOC测定的常用方法。
36.在水体物理性质的监测中,关于浊度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浊度只能通过目视比浊法测定 B.浊度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总量
C.浊度与水体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 D.浊度测定时无需考虑水样的温度
答案:B
解析:浊度是反映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线透过时阻碍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总量。选项A错误,因为浊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测定,包括目视比浊法、分光光度法等;选项B正确,因为浊度确实反映了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总量;选项C虽然表述了浊度与透明度的一种关系,但并非本题直接考察点,且严格来说,浊度与透明度并非简单的反比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的物理量,故不选;选项D错误,因为水样的温度可能会影响浊度的测定结果,特别是在使用某些需要校正的浊度计时。
37.在进行金属化合物监测时,关于铬的测定,以下哪种预处理步骤是必需的?
A.加入氧化剂使铬全部转化为六价铬 B.加入还原剂使铬全部转化为三价铬
C.无需预处理,直接测定总铬 D.根据测定方法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步骤
答案:D
解析:铬在水体中可能以不同的价态存在,包括三价铬和六价铬,它们的毒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不同。因此,在进行铬的测定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测定方法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步骤。选项A和B都过于绝对,因为并非所有测定方法都需要将铬全部转化为某一价态;选项C错误,因为直接测定总铬可能无法准确反映水体中铬的毒性或生物可利用性;选项D正确,因为预处理步骤应根据测定方法选择。
38.在非金属无机物的监测中,关于pH值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pH值只能通过玻璃电极法测定 B.pH值反映了水体的酸碱度
C.pH值测定时无需考虑温度的影响 D.pH值越高,表示水体越酸性
答案:B
解析: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度的指标。选项A错误,因为虽然玻璃电极法是pH值测定的常用方法,但并非唯一方法;选项B正确,因为pH值确实反映了水体的酸碱度;选项C错误,因为温度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从而影响pH值的测定结果;选项D错误,因为pH值越高,表示水体越碱性,而非酸性。
39.在有机化合物的监测中,关于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COD测定只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 B.COD测定时无需加入氧化剂
C.COD测定结果以mg/L O₂表示 D.COD测定不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的指标。选项A错误,因为COD测定不仅反映有机物的总量,还包括一些还原性无机物;选项B错误,因为COD测定时需要加入强氧化剂来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选项C正确,因为COD测定结果通常以mg/L O₂表示;选项D错误,因为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会影响COD的测定结果。
40.在进行底质监测时,关于活性污泥的测定,以下哪种指标是常用的?
A.悬浮固体浓度(SS) B.化学需氧量(COD)
C.生物需氧量(BOD) 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答案:A
解析: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于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微生物群体。在进行底质监测时,特别是针对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浓度(SS)是一个常用的指标,它反映了活性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选项B和C虽然也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并非专门用于活性污泥的测定;选项D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虽然与活性污泥有关,但更多用于描述污水处理系统中混合液的悬浮固体浓度,而非底质中的活性污泥。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0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9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7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6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5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4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2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