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页数】:共61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11.14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iy9j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hjgc/920.html
教材名称:《环境监测》
主编:王英健,杨永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时间:2015年6月,第三版
书刊号:ISBN:9787122228741
目·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9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九章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知识
二、放射性的分布
三、放射性度量单位
四、放射性监测对象、内容和目的
第二节放射性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一、放射性样品采集
二、样品的预处理
第三节放射性监测方法
一、放射性监测仪器
二、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
三、水质放射性监测
本章小结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关于放射性监测的基本知识部分,以下哪项不属于其核心内容?
A.放射性衰变的基本原理 B.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
C.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D.放射性防护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B
解析:放射性监测的基本知识主要涵盖放射性衰变原理、污染来源、防护原则等,而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属于化学学科范畴,并非放射性监测的核心内容。
2.在放射性样品的采集过程中,以下哪项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A.随意选择采样点以节省时间 B.采样前无需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
C.采样过程中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 D.采样后无需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等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放射性样品采集需严格避免外界污染,确保样品代表性。其他选项均违反采样规范,如随意选择采样点、未校准设备、未记录采样信息等。
3.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性监测中常用的监测仪器?
A.γ射线谱仪 B.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D.氡气测量仪
正确答案:C
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化学分析,与放射性监测无关。γ射线谱仪、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氡气测量仪均为放射性监测常用仪器。
4.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中,以下哪项是关键步骤?
A.在强光下进行测量以提高灵敏度 B.使用未经校准的测量仪器
C.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本底计数率测定 D.忽略温度、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测量前需测定仪器本底计数率以扣除本底辐射,确保测量准确性。其他选项如强光下测量、使用未校准仪器、忽略环境因素均不符合标准测量方法。
5.水质放射性监测的基本内容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必须测定的项目?
A.总α放射性 B.总β放射性
C.水质pH值 D.特定核素的放射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水质放射性监测主要关注放射性指标(总α、总β、特定核素),而pH值属于常规水质指标,不属于放射性监测的特定内容。
6.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度量单位,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贝可勒尔(Bq)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
B.居里(Ci)是放射性活度的非国际单位,现已被Bq取代
C.戈瑞(Gy)是吸收剂量的单位,用于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
D.希沃特(Sv)是照射剂量的单位,用于衡量辐射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正确答案:D
解析:希沃特(Sv)是当量剂量的单位,而非“照射剂量”的单位。照射剂量在辐射防护中无直接对应单位,吸收剂量(Gy)衡量能量吸收,当量剂量(Sv)结合辐射权重因子衡量生物效应。D选项表述不严谨,为错误选项。
7.放射性样品采集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代表性不足?
A.在污染源附近设置多个采样点 B.采样前对采样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校准
C.采样时间选择在风速较低、天气稳定的时段 D.仅在污染源下风向10米处设置单一采样点
正确答案:D
解析:放射性污染可能随气流扩散,仅在下风向单一位置采样会忽略其他方向的污染,导致样品代表性不足。A、B、C选项均为规范操作。
8.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中,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短时间快速测量?
A.闪烁室法氡测量仪 B.径迹蚀刻法氡测量仪
C.活性炭盒法氡测量仪 D.热释光法氡测量仪
正确答案:A
解析:闪烁室法氡测量仪通过闪烁体探测氡衰变产生的α粒子,响应时间短,适用于快速测量。B、C、D选项均需较长时间积累信号,不适用于短时间测量。
9.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某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超过国家标准的1.5倍,以下哪项措施最合理?
A.直接排放该水样,因超标倍数较低 B.对该水样进行稀释后重新检测
C.调查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D.忽略该结果,仅记录不处理
正确答案:C
解析:放射性超标需严格管控,直接排放或稀释均违反法规。正确做法是调查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确保水质达标。
10.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样品的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固体样品需研磨至一定粒度以提高溶解效率 B.液体样品可直接用于放射性测量,无需预处理
C.样品预处理过程中需防止交叉污染 D.预处理方法需根据监测目的和样品类型选择
正确答案:B
解析:液体样品可能含有悬浮颗粒或需要酸化处理,直接测量可能导致结果偏差。A、C、D选项均为正确操作。
11.关于放射性监测仪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γ射线谱仪可分析样品中γ射线的能量分布
B.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用于检测物体表面的放射性污染
C.所有放射性监测仪器均需定期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D.液闪计数器只能测量β射线,无法测量α或γ射线
正确答案:D
解析:液闪计数器通过闪烁体与液体闪烁剂结合,可测量α、β、γ等多种射线。D选项错误,因其忽略了液闪计数器的多功能性。
12.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中,哪种方法适用于长期累积测量?
A.闪烁室法 B.电离室法
C.径迹蚀刻法 D.热释光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径迹蚀刻法通过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记录氡衰变产生的α粒子径迹,需长时间累积信号,适用于长期测量。A、B为短时间测量方法,D适用于个人剂量监测。
13.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测定铀-238的放射性活度,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α能谱分析法 B.β计数法
C.γ射线谱分析法 D.中子活化分析法
正确答案:A
解析:铀-238衰变产生α粒子,α能谱分析法可直接测量其放射性活度。B、C、D选项分别适用于β射线、γ射线或中子激活后的元素分析,不适用于铀-238。
14.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引入系统误差?
A.采样点选择在污染源的正上方 B.采样设备未进行本底计数率测定
C.采样时间选择在污染源停运期间 D.采样人员佩戴了个人防护装备
正确答案:B
解析:未测定本底计数率会导致无法扣除仪器本底辐射,引入系统误差。A、C可能影响样品代表性,但非系统误差;D为规范操作。
15.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可能导致样品损失?
A.将固体样品研磨至均匀粒度 B.使用硝酸溶解固体样品
C.在高温下蒸发液体样品至干涸 D.对液体样品进行离心分离
正确答案:C
解析:高温蒸发液体样品至干涸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素挥发或吸附在容器壁上,造成样品损失。A、B、D为常规预处理方法,不会导致样品损失。
16.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度量单位“贝可勒尔(Bq)”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1 Bq表示每秒发生1次核衰变 B.1 Bq等于1居里(Ci)
C.Bq是衡量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单位 D.Bq与辐射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直接相关
正确答案:A
解析:贝可勒尔(Bq)定义为每秒发生1次核衰变,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B选项错误,1 Ci=3.7×10¹⁰Bq;C选项错误,吸收能量的单位是戈瑞(Gy);D选项错误,衡量危害程度的单位是希沃特(Sv)。
17.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中,哪种方法对低浓度氡的测量更敏感?
A.闪烁室法 B.径迹蚀刻法
C.电离室法 D.活性炭盒法
正确答案:B
解析:径迹蚀刻法通过长时间累积氡衰变产生的α粒子径迹,对低浓度氡的测量更敏感。A、C、D方法在低浓度时可能因本底干扰或灵敏度不足而受限。
18.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同时测定总α和总β放射性活度,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液体闪烁计数法 B.α能谱分析法与β计数法联合使用
C.直接测量法(无需预处理) D.核磁共振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液体闪烁计数法通过闪烁体与液体闪烁剂结合,可同时测量α和β射线,是总α、总β测定的常用方法。B选项需两套设备,操作复杂;C选项无法区分α、β;D选项与放射性监测无关。
19.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污染?
A.采样点选择在开阔、无污染源的区域 B.采样设备使用前用去离子水清洗
C.采样人员佩戴了洁净的手套 D.采样容器未经过放射性本底检测
正确答案:D
解析:未检测采样容器的放射性本底可能导致样品被容器本身的放射性污染。A、B、C均为规范操作,可减少污染风险。
20.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是必要的?
A.将所有样品直接冷冻保存 B.对固体样品进行高温灼烧以去除有机物
C.对液体样品进行酸化以溶解沉淀物 D.无需对样品进行任何处理,直接测量
正确答案:C
解析:液体样品中的沉淀物可能包裹放射性核素,酸化可溶解沉淀物,提高测量准确性。A选项可能改变样品形态;B选项高温灼烧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素挥发;D选项错误,预处理是必要步骤。
21.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环境空气中氡的短期测量,以下哪种方法最适用?
A.径迹蚀刻法 B.电离室连续测量法
C.活性炭累积法 D.热释光剂量计法
正确答案:B
解析:电离室连续测量法可实时监测氡浓度,适用于短期测量。A选项(径迹蚀刻法)和C选项(活性炭累积法)需长时间累积信号;D选项(热释光剂量计法)主要用于个人剂量监测,不适用于环境空气测量。
22.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测定水中氚(³H)的浓度,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液体闪烁计数法 B.α能谱分析法
C.γ射线谱分析法 D.中子活化分析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氚(³H)衰变产生β射线,液体闪烁计数法通过闪烁体与液体闪烁剂结合,可高效测量低能β射线,是氚测定的常用方法。B选项(α能谱分析法)用于α射线测量;C选项(γ射线谱分析法)用于γ射线测量;D选项(中子活化分析法)需中子源,操作复杂。
23.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代表性不足?
A.在污染源下风向设置多个采样点 B.采样时间覆盖污染高峰期和低谷期
C.仅在污染源附近设置采样点,忽略远距离区域 D.使用高灵敏度采样设备
正确答案:C
解析:仅在污染源附近采样会忽略污染物扩散后的分布,导致样品代表性不足。A、B选项可提高代表性;D选项提高测量准确性,但不影响代表性。
24.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可能引入误差?
A.对液体样品进行离心分离以去除悬浮物 B.使用高纯度酸溶解固体样品
C.在高温下烘干样品至恒重 D.使用未经校准的容器盛装样品
正确答案:D
解析:使用未经校准的容器可能导致样品体积或质量测量误差,进而影响放射性活度计算。A、B、C选项为规范操作,可减少误差。
25.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监测仪器的校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仪器需定期校准以确保准确性 B.校准源应与被测样品的放射性核素一致
C.校准可在任意环境下进行 D.校准记录需妥善保存以备查
正确答案:C
解析:校准需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减少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A、B、D选项均为正确操作。C选项错误,因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校准结果偏差。
26.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环境空气中氡的长期累积测量,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电离室连续测量法 B.活性炭累积法
C.闪烁室法 D.热释光剂量计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活性炭累积法通过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经长时间累积后测量,适用于长期监测。A选项(电离室连续测量法)适用于短期实时监测;C选项(闪烁室法)多用于短期快速测量;D选项(热释光剂量计法)主要用于个人剂量监测。
27.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测定水中锶-90(⁹⁰Sr)的浓度,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液体闪烁计数法 B.α能谱分析法
C.γ射线谱分析法 D.X射线荧光光谱法
正确答案:A
解析:锶-90(⁹⁰Sr)衰变产生β射线,液体闪烁计数法通过闪烁体与液体闪烁剂结合,可高效测量低能β射线,是锶-90测定的常用方法。B选项(α能谱分析法)用于α射线测量;C选项(γ射线谱分析法)用于γ射线测量;D选项(X射线荧光光谱法)用于元素定性定量分析,不直接测量放射性。
28.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交叉污染?
A.不同采样点使用同一套采样设备 B.采样前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去污
C.采样人员佩戴洁净的手套和防护服 D.采样点之间保持足够距离
正确答案:A
解析:不同采样点使用同一套采样设备可能导致前一个采样点的放射性物质残留污染后续样品。B、C、D选项均为规范操作,可减少交叉污染风险。
29.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可能改变样品的放射性活度?
A.对液体样品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 B.使用高纯度酸溶解固体样品
C.在高温下灼烧样品以去除有机物 D.将样品稀释至适当浓度
正确答案:C
解析:高温灼烧可能导致放射性核素挥发或与容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样品的放射性活度。A、B、D选项为常规预处理操作,不会改变放射性活度。
30.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监测仪器的质量控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仪器无需定期进行性能验证
B.仪器校准后即可直接使用,无需进行日常检查
C.仪器应定期进行性能验证和日常检查,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D.仪器的性能验证和日常检查可由非专业人员完成
正确答案:C
解析:放射性监测仪器需定期进行性能验证和日常检查,以确保测量准确性。A选项错误,仪器需定期验证;B选项错误,日常检查是必要步骤;D选项错误,性能验证和日常检查应由专业人员完成。
31.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环境空气中氡的测量,以下哪种环境因素最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A.空气温度 B.空气湿度
C.大气压强 D.风速和风向
正确答案:D
解析:风速和风向会直接影响氡的扩散和浓度分布,从而显著影响测量结果。A、B、C选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通常可通过仪器校正或环境控制来减小其影响。
32.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测定水中铯-137(¹³⁷Cs)的浓度,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液体闪烁计数法 B.α能谱分析法
C.γ射线谱分析法 D.核磁共振法
正确答案:C
解析:铯-137(¹³⁷Cs)衰变产生γ射线,γ射线谱分析法可直接测量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从而确定铯-137的浓度。A选项(液体闪烁计数法)用于β射线测量;B选项(α能谱分析法)用于α射线测量;D选项(核磁共振法)用于分子结构分析,不直接测量放射性。
33.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损失?
A.采样点选择在开阔、无污染源的区域 B.采样设备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和校准
C.采样后立即对样品进行密封保存 D.采样过程中样品容器发生泄漏
正确答案:D
解析:采样过程中样品容器发生泄漏会导致样品中的放射性物质流失,从而造成样品损失。A、B、C选项均为规范操作,可减少样品损失风险。
34.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可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A.对液体样品进行简单搅拌后直接测量 B.对固体样品进行粗磨后直接测量
C.对样品进行均匀化处理,确保各部分放射性分布一致 D.使用未经清洗的容器盛装样品
正确答案:C
解析:对样品进行均匀化处理可以确保测量时取样的代表性,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A、B选项未对样品进行充分处理,可能导致测量误差;D选项使用未经清洗的容器可能引入污染。
35.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监测仪器的选择,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所有放射性监测任务均可使用同一台仪器完成
B.仪器选择应根据被测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能量范围进行
C.仪器的灵敏度越高,测量结果越准确
D.仪器的价格越贵,测量性能越好
正确答案:B
解析:放射性监测仪器的选择应根据被测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能量范围进行,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测量目标核素。A选项错误,不同放射性核素和能量范围需要不同的仪器;C选项错误,灵敏度过高可能导致本底干扰增加;D选项错误,价格与性能无直接关联。
36.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环境空气中氡的测量,以下哪种测量方法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小?
A.径迹蚀刻探测器法 B.电离室法
C.闪烁室法 D.活性炭盒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径迹蚀刻探测器法通过记录氡子体在探测器材料中形成的径迹来测量氡浓度,其测量过程不受实时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的直接影响。B选项(电离室法)、C选项(闪烁室法)和D选项(活性炭盒法)均需在采样阶段考虑气象条件对氡扩散和吸附的影响。
37.水质放射性监测中,若需测定水中总α放射性,以下哪种方法最常用?
A.液体闪烁计数法 B.低本底α/β测量仪法
C.γ射线谱分析法 D.中子活化分析法
正确答案:B
解析:低本底α/β测量仪法可直接测量水样蒸发后残渣中的α和β放射性,是总α放射性的标准测定方法。A选项(液体闪烁计数法)主要用于β射线测量;C选项(γ射线谱分析法)用于γ射线测量;D选项(中子活化分析法)需中子源,操作复杂且成本高。
38.在放射性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样品代表性偏差?
A.在河流的表层、中层和底层分别采集水样 B.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和侧风向设置采样点
C.仅在污染源附近采集土壤样品,忽略背景区域 D.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采样点进行重复采样
正确答案:C
解析:仅在污染源附近采集土壤样品会忽略背景区域的放射性水平,导致样品代表性偏差。A选项通过分层采样提高代表性;B选项通过多点布设采样点减少偏差;D选项通过重复采样验证稳定性。
39.关于放射性监测的预处理,以下哪种操作可能引入系统误差?
A.对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水分 B.使用高纯度试剂溶解固体样品
C.在预处理过程中未进行空白实验校正 D.将样品研磨至均匀粒度
正确答案:C
解析:空白实验可校正预处理过程中试剂、容器等引入的放射性本底,未进行空白实验会导致系统误差。A、B、D选项为规范操作,可减少误差。
40.在放射性监测中,关于放射性监测仪器的性能验证,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仪器性能验证仅需在首次使用前进行
B.仪器性能验证应包括能量响应、线性范围和本底计数率等参数
C.仪器性能验证可由非专业人员使用标准源自行完成
D.仪器性能验证结果无需与历史数据或标准值比对
正确答案:B
解析:放射性监测仪器的性能验证需定期进行,并涵盖能量响应、线性范围和本底计数率等关键参数。A选项错误,需定期验证;C选项错误,应由专业人员完成;D选项错误,需与历史数据或标准值比对以评估仪器稳定性。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0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7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6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5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4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3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2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第1章试卷《环境监测(第三版)》王英健,杨永红主编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6月-ISBN:9787122228741-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