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访问考试集-www.kaoshiji.cn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懂考试,更懂你!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第6章试卷《环境工程导论》曹文平、郭一飞主编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二版-ISBN:9787560386225-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21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试卷题数】:共280题/预览前40题

试卷格式PDF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提 取 码】:vprc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hjgc/1024.html


教材名称:《环境工程导论第二版

主编:曹文平郭一飞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版次:2020年9月

ISBN:9787560386225

                                                

·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3. 智能功能,高效提分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6章试卷《环境工程导论》曹文平、郭一飞主编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二版-ISBN:9787560386225-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图1)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6章-章节练习

6章 土壤污染的防治

6.1 土壤环境污染

6.2 土壤重金属污染

6.3土壤有机物污染

6.4土壤农药污染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土壤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工业废水排放       B.农业化肥使用

C.自然降雨       D.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正确答案:C

解析:自然降雨本身不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除非降雨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使用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都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

2.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物?

A.铅       B.汞

C.锌       D.镉

正确答案:C

解析:锌是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常不被视为污染物,而铅、汞、镉等重金属则常被视为土壤污染物。

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影响作物生长       B.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C.导致土壤颜色变化       D.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正确答案:C

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影响作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破坏土壤生态平衡,而土壤颜色变化不是其主要危害。

4.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工业废水排放       B.农业塑料薄膜残留

C.自然植被覆盖       D.城市雨水径流

正确答案:B

解析:农业塑料薄膜残留是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工业废水排放主要导致无机污染,自然植被覆盖有助于减少污染,城市雨水径流主要携带的是地表污染物。

5.以下哪种农药残留期较长,对土壤污染较严重?

A.有机磷农药       B.有机氯农药

C.生物农药       D.植物生长调节剂

正确答案B

解析:有机氯农药具有较长的残留期,对土壤污染较严重;有机磷农药残留期相对较短;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对土壤污染较轻。

6.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       B.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

C.导致水体污染       D.增加土壤肥力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农药污染会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导致水体污染,但不会增加土壤肥力。

7.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有效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

A.使用化学改良剂       B.改变土壤酸碱性

C.增加土壤有机质       D.客土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增加土壤有机质虽然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但对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有限;使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碱性以及客土法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8.土壤环境容量是指?

A.土壤能够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       B.土壤能够生长的最大作物量

C.土壤能够吸附的最大水分量       D.土壤能够保持的最大肥力

正确答案:A

解析: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9.以下哪种技术属于异位修复技术?

A.稳定化技术       B.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C.客土法       D.植物修复技术

正确答案C

解析: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原地处理和异地处理的过程,客土法属于异位修复技术的一种;稳定化技术、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则分别属于不同的土壤修复类别。

10.土壤背景值是指?

A.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B.未受污染土壤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C.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       D.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正确答案:B

解析:土壤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1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PS)?

A.二噁英       B.多氯联苯

C.有机磷农药       D.滴滴涕

正确答案:C

解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PS)包括二噁英、多氯联苯和滴滴涕等,而有机磷农药通常不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主要依据以下哪一项?

A.土壤pH值       B.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形态

C.土壤有机质含量       D.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估主要依据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形态,因为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具有不同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13.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土壤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A.热解       B.沉淀

C.吸附       D.氧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氧化是去除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化学氧化剂将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热解主要用于处理有机废弃物,沉淀则主要用于去除无机污染物,吸附则主要用于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

14.土壤农药污染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壤肥力下降

C.水体富营养化       D.大气污染加重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农药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长期影响,但不会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加重。

15.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

A.预防为主       B.治理为辅

C.风险管控       D.谁污染谁治理

正确答案:B

解析:土壤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和谁污染谁治理等,而“治理为辅”不是其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强调在污染发生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风险管控强调对潜在污染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谁污染谁治理则强调污染者应承担治理责任。

16.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土壤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

A.热脱附       B.化学淋洗

C.微生物降解       D.植物提取

正确答案:A

解析:热脱附是通过加热土壤使污染物挥发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属于物理修复技术;化学淋洗则是通过化学溶剂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淋洗出来的过程,属于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降解和植物提取则分别属于生物修复技术的范畴。

17.土壤污染修复中,以下哪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A.固化/稳定化       B.热脱附

C.电动修复       D.氧化还原

正确答案:B

解析:热脱附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通过加热使污染物挥发并从土壤中分离;固化/稳定化通常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电动修复则适用于处理低渗透性土壤中的污染物;氧化还原主要用于处理某些特定的无机污染物。

18.以下哪项不是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

A.设立污染地块标识       B.限制人员进入

C.强制要求土壤修复       D.实施环境监测

正确答案:C

解析: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污染地块标识、限制人员进入和实施环境监测等,以控制和降低污染风险;而强制要求土壤修复则属于污染治理的范畴,不是风险管控的主要措施。

19.以下哪种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A.重金属       B.硝酸盐

C.氯化物       D.有机质

正确答案:C

解析:氯化物等盐类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重金属积累主要导致重金属污染;硝酸盐积累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机质积累通常对土壤有益。

20.土壤有机物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

A.挥发       B.渗滤

C.吸附       D.沉淀

正确答案:B

解析:土壤有机物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通过渗滤途径,即有机物随土壤水分下渗进入地下水;挥发通常指污染物从土壤表面释放到大气中;吸附是污染物在土壤颗粒表面的附着过程;沉淀则是污染物从溶液中析出形成固体的过程。

21.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A.生态风险评估       B.土壤肥力测试

C.土壤pH值测定       D.污染物浓度分析

正确答案:A

解析:生态风险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方法,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毒性、暴露途径和受体敏感性等因素;土壤肥力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状况;土壤pH值测定则用于了解土壤的酸碱性质;污染物浓度分析仅提供了污染物的含量信息,不能全面评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2.以下哪种技术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地修复?

A.客土法       B.固化

C.热脱附       D.土壤淋洗

正确答案:B

解析:固化/稳定化是一种原地修复技术,通过添加固化剂或稳定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或转化为低毒性形态;客土法属于异位修复技术;热脱附和土壤淋洗则通常需要挖掘和处理受污染土壤,不属于原地修复。

23.土壤农药残留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哪项因素?

A.农药种类       B.农药使用量

C.农药残留时间和浓度       D.农作物种类

正确答案:C

解析:土壤农药残留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农药残留的时间和浓度,残留时间长、浓度高的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更大;农药种类和使用量也会影响农药残留的效果,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农作物种类对农药的敏感性不同,但同样条件下,残留时间和浓度是决定影响的关键因素。

24.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修复效果?

A.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B.污染物浓度对比分析

C.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D.以上均可

正确答案:D

解析:评估土壤污染修复效果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污染物浓度对比分析以及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等。因此,以上均可作为评估土壤污染修复效果的方法。

25.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

A.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B.实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C.禁止在农产品产地使用剧毒农药       D.要求企业自行处理所有工业废水

正确答案:D

解析: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实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禁止在农产品产地使用剧毒农药等都是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而要求企业自行处理所有工业废水虽然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但并非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要求,而是更广泛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同时,企业自行处理废水也需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要求。

26.以下哪种技术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的优点?

A.固化      B.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C.渗透反应墙       D.综合修复技术

正确答案:D

解析:综合修复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优点的技术,可以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进行组合应用;固化/稳定化主要属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则属于生物修复方法的范畴;渗透反应墙则是一种原位化学修复技术。

27.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

A.土壤质地       B.污染物性质

C.气候条件       D.土壤类型名称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质地、污染物性质和气候条件都是影响土壤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土壤质地决定了土壤的渗透性和持水性,从而影响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性质如溶解度、挥发性和吸附性等也会影响其迁移;气候条件如降雨量和温度等也会影响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而土壤类型的名称本身并不直接影响污染物的迁移。

28.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监测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A.气相色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离子色谱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适用于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则主要用于某些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则主要用于无机离子的分析。

29.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业活动中土壤重金属的积累?

A.使用有机肥       B.过度使用化肥

C.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       D.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正确答案:A

解析:使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积累;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用含重金属的农药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都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增加。

30.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A.健康风险评估       B.生态风险评估

C.土壤污染指数法       D.环境容量评估

正确答案:A

解析: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的方法,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毒性、暴露途径、暴露量和人体敏感性等因素;生态风险评估则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污染指数法是一种用于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的相对简单的方法;环境容量评估则用于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因此,只有健康风险评估适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31.以下哪种污染物在土壤中难以被生物降解?

A.石油烃类       B.农药残留

C.重金属       D.有机氯化合物

正确答案:C

解析:重金属在土壤中通常难以被生物降解,它们会在土壤中积累并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石油烃类、农药残留和某些有机氯化合物虽然也可能难以降解,但与重金属相比,它们在某些条件下可能更容易被生物或化学过程转化或去除。

32.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农药的过量使用       B.农药生产过程中的泄漏

C.农药包装物的随意丢弃       D.农业生产中的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药的过量使用、农药生产过程中的泄漏以及农药包装物的随意丢弃等。而农业生产中的合理施肥是农业管理措施的一部分,旨在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通常不会导致土壤农药污染。

33.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A.电动修复       B.植物修复

C.固化/稳定化       D.焚烧处理

正确答案:D

解析:焚烧处理通常用于处理有机废物或污泥等,而不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电动修复、植物修复和固化/稳定化都是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34.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

A.土壤pH值       B.土壤温度

C.土壤湿度       D.以上均会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pH值、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土壤pH值的变化会影响土壤颗粒表面的电荷性质,从而影响重金属的吸附;土壤温度和湿度则会影响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活度和扩散速率,进而影响吸附过程。

35.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

A.健康风险评估       B.生态风险评估模型

C.土壤污染指数法       D.环境容量评估

正确答案:B

解析: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是用于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毒性、暴露途径和受体敏感性等因素,可以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风险。健康风险评估则主要用于评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土壤污染指数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环境容量评估则用于了解土壤环境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

36.以下哪种措施有助于减少土壤有机物污染?

A.合理使用农药       B.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

C.加强农业废弃物管理       D.以上均有助于

正确答案:D

解析:合理使用农药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对土壤的污染;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可以防止有机物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加强农业废弃物管理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降低土壤有机物污染的风险。因此,以上措施均有助于减少土壤有机物污染。

37.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监测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C.分光光度法       D.离子色谱法

正确答案:B

解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物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监测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分光光度法则主要用于某些无机物或有机物的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则主要用于无机离子的分析。

38.以下哪种因素会影响土壤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A.土壤温度       B.土壤湿度

C.土壤微生物活性       D.以上均会

正确答案:D

解析:土壤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等。土壤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土壤湿度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水分供微生物利用,从而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土壤微生物活性则是有机物降解的关键因素之一。

39.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A.加强土壤环境监测       B.严格控制污染源

C.推广生态农业       D.焚烧处理受污染土壤

正确答案:D

解析:焚烧处理受污染土壤是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方法,而不是预防措施。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严格控制污染源和推广生态农业都是有效的土壤污染预防措施。

40.以下哪种技术结合了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的优点?

A.固化/稳定化       B.植物修复

C.渗透反应墙       D.热脱附

正确答案:A

解析:固化/稳定化技术结合了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的优点。它通过使用固化剂或稳定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固定或转化为低毒性形态,从而实现对土壤污染的修复。植物修复则主要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来去除或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渗透反应墙则是一种原位化学修复技术;热脱附则是一种物理修复技术。



下载详情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